面对市场竞争,产品经理群里基本有两个概念。一是时刻关注同行业竞争对手和市场动向。一旦发生变化,他们自己的计划将立即进行调整和跟进。一是注意自己的想法和判断的实现,不要过分关心对手的动态
那么产品概念的持久战是什么?如果只考虑这两种观点,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一个软件最终想参与市场竞争,不能脱离市场,但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主动性和对手。竞争或专注于自身建设的成果,被动、客观地参与市场竞争,往往有自己的特点,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APP最终能赢。
这也是上面所说的“我只有努力,才能壮大我的优点”的论调,在毛泽东的战争思想中形象地概括为“你打你,我打我”,如何清晰地认识“我的产品中的优势”和“我的劣势”,然后不断扩大优势应该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微信和QQ的成功,无疑是因为它们不断发展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被更多用户选择。他们都属于腾讯,都是通信市场的领头羊。 QQ和微信一直偏爱那个。这是每个人都在谈论的话题。微信已经成为国家级的软件,虽然QQ的业绩持续下滑,但可以保持上亿的活跃水平。两者的微妙关系和用户的不同评价可以背后是什么产品思维,本文将尝试从一些社会的角度分析两者并提出一些个人观点。
一、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用QQ
“我把很久没联系的班组和游戏组留着,把锁着的QQ空间留着,不是因为有一天可以重新激活,而是为了留下一些青春的回忆”,大概这是很多人的写照,也是很多人闲置QQ的原因。
也就是说,当你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因为工作,你几乎不玩游戏,也没有时间讨论你的兴趣爱好,你就会脱离一段时期建立起来的关系链时间一长,你就和同学分开了,话题也越来越少。 ,时间越来越少了,当你发布一条新闻时,除了一些老朋友的问候,你可能得不到任何社交奖励。
而当你进入一个新的、陌生的社会环境时,对你来说,继续向老朋友展示自己并不会在新环境中塑造个性,这也是我们发布新闻的原因。 ,结合一些观点,我认为,“我们发布消息的主要原因是希望通过它快速实现我们的一些目标。”为什么这么快,因为新闻总是面对一群人,我们不需要一个一个的向大家表达自己,为什么有目的,我觉得所有的动态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性格加强或逆转自己。
原因是人类是复杂的动物。我们每天都有不同的心情和对自己的判断。不同的环境变化,让我们在不同的时间对自己的理想状态有着不同的标准,所以我们自然而然地去选择最有效率的方式。
此时,我们的行为是主动依附于新环境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过去的行为与我们是一样的。这个时候,我们不难理解和准确把握一个需求,更多人“交汇”的必要性。
二、我理解张小龙的“少即是多”
我记得张小龙在某年的微信公众课上说过,很多人并没有完全理解少即是多。我们应该试着理解这句话并继续讨论第一部分。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在离开学校或青春期后开始逐渐摆脱QQ的问题。很多人给出了一个更直观的理由,中年人、亲戚、领导更喜欢用微信,所以要多用微信。所以这是答案吗?正确。
我的观点没有错,但可以有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以前微信不流行的时候,qq还是大家的首选。因此,我们需要更多地讨论一下微信做了什么,让那部分所谓的“中老年人”开始放弃QQ,我认为可以展开以下原因。
1.互联网分工的形成
经济学中描述,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的生产分工会越来越细化,互联网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因为互联网是人类社会的信息化,我们会在QQ空间当年偷菜会通过各种日志了解各种新闻和星座,在各种QQ群里和别人讨论游戏攻略,和队友组队,收集背景头像,分享影视资源等等。
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和科技的发展,不同的、更专业的平台开始出现,它们开始取代和分化我们原本在QQ上进行的一些活动,比如作为更多精彩游戏、专业新闻平台、影视资源。网站等等,我们仔细想想,我们大概可以认识到,QQ 并不仅仅是承载了社交网络的角色,而是社交网络产生的链接角色。在互联网资源不发达的时候,网友们自发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娱乐综合社区。p>
但是更专业的平台让很多人不用通过QQ就可以得到更满足的内容和情感。人们对QQ的依赖度自然会降低,直接体现在各种群聊的逐渐冷清。所以有时候我们比较困惑,QQ和微信在功能上并没有太大区别,而微信为什么能赢,其中一个原因是QQ的一些社交活动本质上并不是最简单的社交活动,而是其他早期的社交活动。综合平台原型。
2. 逐渐明确社会目的
谁也不能否认“附近的人”和“摇一摇”给微信带来的巨大成功,但在今天的一些论调中,这似乎是一个贬义的理由,即微信与它无关。值得吹捧的是,这两个yp功能引来了一波流量。
如果不说人用这两个功能做什么,就从这两个功能最本质的需求出发,也就是可以快速联系身边的人或者有共同需求的人,与自己亲近,与兴趣相关的事情总是会更加关注。试想一下,如果这个论点不成立,为什么有时一些激动人心的国际形势不如你身边的小新闻那么激动人心。
如前所述,QQ中的一些网民实际上承担了当前媒体或平台的角色,当这些角色被取代时,人们会受到各种互联网信息的影响,开始加深自我意识和判断。也就是从关注咨询本身到关注信息对自己的影响的转变,人们开始审视自己的社会关系链,判断什么样的社会活动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好处”,并发表一篇动态 换取远方网友的点赞互动,比起让更多身边的朋友加强对你的了解,增加与你在现实生活中的交流,可能会有更多人选择后者。
简洁是微信的一大特色。讨论完这个话题,看看什么是简单。事实上,它是更清晰需求下更清晰功能的体现。所以,吸引用户的不是简单,而是用户的需求。简洁的功能。
3. 减少社会压力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甚至不发朋友圈,这造成了微信增加了我们的社交压力而不是减少了我们的社交压力,但与qq相比,动态评论 点赞每个人都可见实际上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对于不同的朋友,我们可能有不同的性格。为不同的朋友群发布不同的消息可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那为什么还要过滤朋友呢?原因不是为了表现不同的性格太麻烦,而是我们需要找到能够回应我们完美性格的朋友,并确保通讯列表中的朋友对自己的认知差异最小。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微信和QQ好友源的区别。我认为最大的区别在于群聊。事实上,如果我们认识身边的朋友,QQ和微信都可以添加联系方式。群聊的目的不同。微信群聊大多是身边的朋友发起的,然后朋友会把自己的其他朋友拉进群里,所以群关系链契合度很高,QQ只有一个群聊存在,其他用户可以直接搜索进群。当用户出于某种目的进入QQ群时,如果满足需求,可以直接退出群或者闲置群聊。
因此,如果我们通过QQ群认识更多的朋友,我们和朋友之间的联系点就很少,而且可能仅限于群聊中的话题,而微信群聊有关系比较强 链上用户之间的话题没有限制。可能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环境中,或者是同一个班级,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话题比较多。它首先强调“人”而不是“人”。 “话题”,所以在QQ群聊中,我们之间的聊天仅限于群聊群名限制的话题。如果需要获取其他话题,就需要去其他群聊,在微信上,说不定可以使用群聊。代替qq很多群聊的作用。
那么究竟什么是“少即是多”?
我想把它形象地概括为原子弹爆炸的过程。有的原料质量不是很高,只要有一些原子能裂变,就会无限裂变,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所以我们不能在用户的需求中寻找“联合”,而是要不断寻找“交叉点”,比具体的用户和需求更抽象,那么只要是少数用户的社交关系达到比较强连接状态,这些用户自然会吸引更多身边的朋友加入到自己的关系链中。
很多人会问你心目中的好软件或功能的标准是什么,一个面试者可能会从各个角度给出很多完美的答案,但我的观点是,在这些总有完美角度之前的一个标准,即产品经理制定的功能或软件应该足以说服和确定,而不是一些机械化的kpi。
三、校园QQ和微信
上篇文章一直在说微信的崛起,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如果和其他软件相比,QQ依然是头号玩家,其数亿的活跃度依然是深受广大用户,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人们喜欢,因为我还在大学校园里,所以这部分将从年轻人的角度来比较两者。
1.告白墙是学校最大的综合性新闻平台
虽然它的名字叫告白墙,但其实我们可以查阅上面的任何相关信息,比如找想跟我们订的同学,卖没用过的二手货等等。它的运作机制也很简单就是将别人发给你的消息截图,以动态图片的形式发布到QQ空间。之后,其他同学可能会通过您留下的联系方式或评论区找到您。
有时候告白墙可能会有比较八卦的消息传出去,那么很快就会传到全校学生,而告白墙如果移到微信上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了,你不能如果看到更多同学的评论和态度,除非全校同学都是朋友,否则QQ的机制很容易实现全校同学之间的联系。更像是学校里的一个内容消费平台。
2.更纯粹的QQ空间
校园里很多年轻人比朋友圈更愿意使用QQ空间的现象印证了微信社交理念的成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
首先,我们要普遍认识到,微信的社交概念之一是,更亲密、更熟悉的关系链是人们实现社交目标的基础。然后我们考察校园QQ关系链,这是比较亲密和熟悉的关系链。关系的表现,一个校园里的同学有着相同的身份、相同的教育背景、相同的环境、相同的思想文化认知、相同的劳逸结合学习规则。或许在校园之外,很难找到这样的社交场景。有了这样的特点,在相似度高的情况下,发布一个故事就不会那么在意内容所获得的奖励大小了。
恰恰相反,QQ更开放的社交机制会让用户更关心自己的朋友,那么为什么这种现象印证了微信的社交概念呢?最大的原因是社会工作生活与校园生活不同。由于社会上的种种原因,我们的朋友圈里会有领导、同事等人,圈子会比校园里小很多。压力会更大,而且因为微信账号的私密性,只有线下熟悉我们的人或者群聊中关系密切的朋友才能成为好友。因为ID的保护,我们每天都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友谊。朋友筛选,以减轻上述社会压力。
所以,可以说校园QQ空间是熟人社交的理想状态,而微信朋友圈则是解决更多人面临的生活社会压力下的问题的更好解决方案。如果我们能认出这个结论的话,那么认为微信让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不善于表达不愿表达的观点是不正确的。真正让我们越来越不愿意表达的是繁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3.疫情下的校园生活
因为疫情,很多地方的很多大学校园都实行了停课管理。在很多人认为这样的生活会很无聊的时候,各种形式的线下活动再次印证了一个道理,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广场舞、操场舞、演唱会、校园集市、夜跑、各种比赛,让人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大学生活,而不是整天在宿舍里看话剧或者玩游戏,从社交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这些活动如此受欢迎,以至于他们以前很少看到?
我觉得不能简单分析,因为疫情放大了这个需求。在这些娱乐活动和同学们对在宿舍打游戏看剧的评价没有太大区别的前提下,我认为最本质的原因是这种活动的“组织发起”工作难度较大.
目前,这些活动要么是某个社团的学生预先组织,要么是少数学生自己发起,以吸引大部分学生,但同时有一个前提,就是停课管理让更多的人感到无聊,增加了可以组织此类活动的可能性,如果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更多的娱乐选择,则意味着需要参加这些活动的学生数量会减少,并且可能彼此不认识。要么很少人在需要努力让更多人参与的活动上面临很大压力,要么结果可能是很少人参与。
那么这个时候会有更多的人放弃这个想法,也就是上面提到的难度更大的“组织启动”工作。把这个话题延伸到QQ和微信话题的讨论上,在校园里,QQ显然可以起到连接更多人参与活动的功能。告白墙的铺开,或者在一些校园群里铺开,可以快速的增加一些活动的热度,但是这些显然不能更好的解决需要更多前期合理组织工作的问题,甚至扩大范围这些活动,在一个校园里实时可能会有更多这样的需求和问题,这也引起了我们无限的遐想。
很多人都在追忆往事,想要回到美好轻松的大学生活。对于QQ和微信,是不是很多人怀念上大学时充满快乐、约束不多的QQ空间?
四、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交媒体软件1.评论“不错软件”
在所谓流量红利消失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所谓的“小众APP”,名义上可以满足一小部分人的需求,但实际上我不认为有一种产品软件经理或者设计师希望自己的作品被一小群人喜欢,而不是推广到大众,所以这种小众软件是宣传噱头,但本质上,他们并没有真正了解用户真正需要的功能和需求,只是简单地捕捉了一些不常出现的用户的需求,制造了一些人真的在使用它的假象。
本质上,人与人之间有些需求是共同的,不存在只有某些人有特殊需求的话题。有些人之所以还在使用小众软件,是因为他们有一种强烈的逃避其他日常软件比如微信的需求,而不是真正满足这部分小众的需求软件.
在这一类软件中,最典型的就是属于社交社区范畴的软件,只是简单的包装了一些概念或者修改了一些肤浅的问题,推出了一个新的。所谓APP,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为了解决朋友之间的交流等问题,增加了回答问题后继续交流的一系列机制,也就是用错误的方法纠正更大的错误,从而可能永远得不到。正确答案
2.QQ优势
在用户群相对庞大的市场软件的竞争格局中,讨论谁有能力直接推翻其他对手显然是不现实的。思考时建立的前提是如何准确把握自身优势,不断拓展,看到不足来弥补,从而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首先,QQ最大的受众群体之一是年轻人,也可以概括为学生群体。根据前面的说法,我们可以知道,QQ目前的社交机制在面对学生群体时是一个优势,让学生更好的沉浸在自己的圈子里;另一部分是离开校园生活的那群人。这些人会因为脱离校园关系链,转投工作关系链而大大减少使用QQ,但不会完全脱离QQ。可能偶尔会在一些群聊中交流发言或者和以前的朋友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qq对于他们来说更多是一种记忆或者工具属性。
总之,qq的功能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少好处,弃用也是情理之中。那么如果将qq的用户群分为两类,如何进一步满足这两类人的需求呢?
首先是校园里的学生群体。在他们因圈子身份和身份而受到欢迎的前提下,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扩大这种认同感和圈子感的程度。学生之间的关系链不同,联系的形式也多种多样,那么我们可以考虑让学校里更多的学生产生更多的联系。
分析表明,中国的学生总数每年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此预计这部分学生的总数不会有更多的变化,而是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相同的号码。要求很多。
对于已经离开校园的群体,原有的社会关系链,也就是同学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值得费力去维护,一些群聊功能,比如游戏破解,也可能被别人使用。被专业平台取代,所以这也是QQ最大的缺点。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让他们再次使用QQ,你必须把QQ当作一个新的APP。靠原有的社会逻辑,是不可能再把他们拉回来的。所以QQ可以考虑开发一个更开放的APP。陌生人社交板块并不是让用户在广义上自由地形成社交关系,而是针对特定的话题、兴趣等维度,让QQ成为熟人社交之外更多人放松和放松的地方。重新唤醒这部分用户之前逐渐沉默的表达欲望的社会逻辑
3.微信状态可以补充朋友圈吗?
鼓励不在朋友圈发帖且能看到三天的用户多展示自己,是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向?我们更多的是分析为什么有些人越来越不喜欢发朋友圈。可能更多人给出的答案是朋友圈里的领导和亲戚太多,或者没有内容可发。这是答案吗?
我的看法是,这部分是表面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好友列表中“相似”的数量太少。看起来这个答案是对上面提到的太多亲戚和领导的一个答案,但实际上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肯定有两个不同的方向。如果其他领导和同事过多,我们可能会进一步完善分组机制,或者通过内容运营的手段来推广朋友圈的内容。
什么是“相似”太少?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增加通讯列表中“同类好友”的数量。
这个断言还会回答另一个问题,是否是因为朋友圈之间有一种内容比较的氛围,所以有些人不喜欢发朋友圈,显然不是,在一个人的朋友圈认知中,会有根据发生的一些事情对你周围的人做出判断。如果一个人不属于他心中定义的同一类别,那么就不会对这个人进行评价和关注。
那么,发朋友圈的人和发微信状态的人是两个群还是一个群?我觉得大部分都是重复的,也就是说在朋友圈发的也会发微信状态,而很少发朋友圈的几乎不会设置微信状态,所以判断微信状态会变成朋友圈的反面或者长凳似乎也不起作用。
那么微信需要做什么呢?我认为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在如何维护微信隐私和熟人社交的逻辑下,如何帮助更多的用户找到更多的“相似”,这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微信发红包和小程序的现象。方向…………
本文由@丁腾飞本人原创,大家都是产品经理,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标题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