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书里建议,和喜欢的人一起上下班;或者把其中的一程替换成步行或则自行车,因为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步行或则踩单车等“活跃式的通勤”可以让心情更好;
或者尝试在通勤路上冥想,虽然身边很嘈杂,但是其实可以找到内心的平淡;如果你有自己非常热爱的事情,可以尝试借助通勤的时间为发展自己的爱好拟定计划。
如果你的通勤路线有地面的部份,也可以尝试观察自己的通勤路线,是什么样的,有没有哪些新的变化?你可以留心留心街边的招牌,把脑海里忽然出现的灵感或则映入眼帘的关键词记录出来,然后用它们来展开联想。
02.
如何以更轻松的态度工作?
在面临紧张的工作和学习时,我们总会倍感恐惧。如何放松态度?这里有两条理由要跟你们分享。
这两条理由分别来自两篇文章。第一篇文章的作者是常常给《纽约客》等刊物撰稿的法国画家卡尔·纽波特(Cal Newport),他同时还有另一个身分——乔治城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
从这两个身分,你大约能看下来,他一定是一个工作效率很高,生产力很强悍的人。的确,他同时还写了好几本畅销书,提出了例如“深度工作(deep work)”、“数字极简主义(digital minimalism)”等概念。
就是这样一位本身十分有生产力,同时写书教人如何显得更有生产力的画家、教授,最近却在《纽约客》写了一篇文章,标题称作:“生产力文化带给我们的沮丧”。
卡尔·纽波特在文章中说,他发觉有越来越多的人对“生产力(productivity)”这个词表示厌恶,因为你们认为自己被施加了太大的压力,每个人都不得不出产更多的成果,以至于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牺牲和家人共处的时间。
乃至疫情来了,个人生活中有突发的风波,我们都无法逃脱,还是会被不断要求保持生产力,否则都会掉队,就可能被抛弃。
这其实是不健康的。但是,卡尔·纽波特在文章上面还是为“生产力”这个词做了辩护。他说,人类追求生产力的提高,这本身并没有错,因为只有生产力提高了,我们就能享受更好的物质生活,要不然我们可能还处在没有家电、没有便器的生活中。
追求生产力没错,但问题是,应该如何追求?卡尔·纽波特觉得,大家现今对生产力文化的不满,根源就在于我们追求生产力的方法错了。
他表示,在人类的历史上,生产力的提高仍然是借助改进和优化生产系统做到的。比如,轮耕制度的出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另一个精典的事例是,亨利·福特发明的流水线作业法,极大地提升了制造业的生产力。当然了,流水线也让工人的工作显得单调,并且技能显得退化,但单纯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它的确是一个革命性的发明。
从那些反例都能看出,提升生产力的责任应当在企业、在系统头上。但是,近几十年来,全世界的趋势却是,提升生产力的重任转移到了个体头上。
本来一件宏观的、结构性的事情,现在却弄成了一件个体的、原子化的事情;本来提升生产力更多是企业所有者,比如亨利·福特的责任,现在却弄成了个体劳动者的责任,这既不可能,又会给劳动者带来过重的负担,让人们疲惫不堪。
第二篇文章,是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院士吴修铭3年前写的。他的文章关注的不是工作,而是休闲和业余爱好。
他发觉了一个现象:对于不少人来说,业余爱好也弄成了一种工作,要去争强好胜。换句话说,这年头连业余爱好都“内卷”了。
比如,有人喜欢慢跑,但她们会认为,在家附近随意跑跑是不够的,一定要去出席马拉松赛事才行。有人喜欢绘画,但她们会认为,只是自己随意绘画是不够的,一定要晒到社交媒体上,并且获得好多的点赞才行,能想方设法进到一个画廊里去展览就更好了。
但是,我们真的须要那么累吗?业余爱好原本就是拿来休闲的,是我们在工作之外的领地,是可以不受生产力的压力、不受竞争法则影响的,没有KPI要去完成,没有人和你竞争。我们的辛苦工作,换来了一些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但不少人却把它弄成了另一份工作。
这种不健康的趋势,也让你们不敢拥有业余爱好,因为我们担心在自己的爱好上做得不够好,以至于不敢开始。
如果你在40岁决定学滑水,60岁决定学意大利语,那么你完全应当随心所欲地去尝试。但若果你认为业余爱好也要做得出众才行,那么你很可能还会选择胆怯了。
所以,文章的作者吴修铭觉得,我们应当学会欣赏和歌颂乏味,至少在业余爱好上应当这样,因为追求卓越并不是业余爱好的目的,它反倒会毁了我们对业余爱好的享受。
这两篇文章都是跟你们说:放轻松点,不用给自己这么大压力。在工作上,不用总是逼着自己做更多,因为提高生产力应当是老总想的事情;在业余爱好上,就更不要有竞争的态度了,你的任务只是放松出来,去自由探求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已,别把它弄成了自己的第二份工作。
03.
如何扔掉工作倦怠?
最后,要分享一个58岁改行的故事。
网上常常能看到一些贴子问:30岁改行会不会太晚了?这个问题背后的预设是,30岁的时侯人生就早已要有定局,应该顺着一定的轨道继续走下去,不能再换轨道了。
但是,在现今的社会,整个世界的发展变化这么之快,我们的人生,真的才能像好多父亲辈那样,在一个岗位上干几十年吗?
今天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露西·凯拉韦(Lucy Kellaway),是在50多岁改行的。也许她的经验并不能简单地被别人套用,但是她在改行时的思索和感悟,也许能导致很多人的共鸣。
露西在50多岁的时侯,决定要成为一名中学教师。在这之前,她做了30年的记者。虽然在这个年龄完全改变职业是罕见的,但她说这是她所做过的最好的举动之一。
在2006年,露西经历了第一次中年危机。当时她是一个46岁的未婚报纸专栏作家,有四个小孩,看起来似乎生活得比较满意。有三天,很忽然的,她的女儿由于动脉瘤逝世了。
母亲的离去,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回落,同时也让她更清晰感受到,自己对于目前的生活,对于目前的事业,其实并不这么热爱和满意。
露西的母亲当初是卡姆登女子学校的一名出众的老师,虽然教书对露西来说是一件让她感觉到有些担心的事情,工作太多,钱太少,没有社会认可,好像真的没有哪些值得追求的理由。但是,她开始止不住地研究教育学研究生证书课程。
考这个证书的大多数是20出头的年轻人。她看见那些年轻人的时侯,觉得自己想要改行的看法真的是太晚了。所以她把这个看法从脑海中赶了出去,继续做自己早已做了20多年的事情,为《金融时报》写专栏和访谈。
但是,人生中发生的下一个危机,让她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决定。在她丈夫逝世的十年后,露西的母亲过世了。
在母亲丧事后的几天里,她再度发觉自己在微软上搜索教育学研究生证书课程,当时听到的又是20多岁的老师的相片。但是这一次,露西不再觉得自己太老了,而是想:“我不在意,反正我就要做这件事情”。
她说,自己必须承认,在干了三十多年的媒体工作以后,已经疲倦了。她对自己做的事情还有整个新闻行业都持一种讽刺的心态,觉得自己写的专栏是垃圾,她必须要找到一条出路,做一些完全不同的事情。
另外,从现实角度来讲,她当时的处境也准许她离职。虽然班主任薪水不高,但是她早已拥有自己的房屋和储蓄,还有一份五年后开始的养老金。她的女儿也都独立了。如果10年前离职的话,可能这个决定会更疯狂,因为当时她的女儿还都在念书,需要一定程度的监督、家庭作业补习和经济支持。
就这样,露西报考了教育学研究生证书,在58岁的时侯,成为了一名实习老师。转行以后,露西的生活过得怎样呢?
考取证书然后,露西步入了伦敦东部的哈克尼中学工作,需要经历一年的培训。一年的培训是很艰辛的,中间她其实也犯了不少错误,念错中学生名子,给中学生发错文件等等。
但是,Lucy认为自己处于某种令人觉得兴奋的,和痛楚共存的状态中。她对自己做的事情很着迷,一心一意地想要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
在这个年纪从事新的工作,和在年青的时侯从事工作有哪些不同呢?
露西说,自己会更有胆气。因为对于她而言,职业晋升、赚更多的钱,在这个年纪都早已不那么重要了。所以她有胆气不去参与办公室政治,不去理会一些繁杂的官僚程序,而是专心扑在自己喜欢的教学上,把时间和精力纯粹地投入给中学生。
既然教学工作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多快乐,那露西会希望自己早点改行了吗?她并不希望,因为现实条件这么,40多岁的时侯改行要面临的经济压力太大了,当时她须要自己专栏作家的身分给家庭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
但是,她希望的是,有人可以早点告诉她,这一生开始工作,她的工作生涯起码要持续50多年,她须要有多种职业。她也希望,整个社会、政府还有雇主才能看见这一点,并且帮助人们去选择。
她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晓得,在工作生涯中,他们的收入或则职业发展有上升和增长都是正常的,只要为这样的变化做规划就可以了。
但是如今,人们的行动形式还有思维方法还是一般预设,我们会做一件事情,当我们赚够了钱或则厌烦了这个工作,我们都会完全停止工作。在人生中年的时侯,完全开启一个全新的职业一直是罕见的。这不是由于人们不想,而是由于而是由于没有人告诉她们怎么重新开始。
对于手身上做的事情不够满意,想要找寻新的机会,是很多人都有的体味。回到开头我们谈到的问题,30岁改行会不会太晚了?
30岁改行和50岁改行的目的还有条件可能并不相同,所处的处境、要面临的压力也有很大区别。是否要改行,何时改行,这些问题很难一概而论,但是重要的是,我们要保持灵活和弹性,还有开放性的思维,根据自己现实的情况去做选择。
要相信自己有学习和改变的能力,人生不管在什么时候重新开始,好像都不晚。
*本文内容整理编辑自看理想App节目《放晴早安》第158期、第202期和第210期,联合喜马拉雅独家上映。有删减更改,完整内容可至看理想App内收听。
长按图片辨识二维码
可免费收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