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区别?是管理者的引导,还是市场的自发形成?
抖音和快手逐渐成为“全领域短视频+直播”的平台,在垂直领域的覆盖有所收敛。
其次,基于近两个月的创作经验,我个人认为长期来看两者的内容调性会保持明显差异,主要是产品层面的流量分布和交互设计不同。
数据比较
从2019年11月中旬开始,尝试从零开始创作短视频内容,发到快手和抖音两个平台,ID为“KK的3D打印仙境”。截止到今天将近2个月,两者的运行数据对比:
挑出3个短视频样例对比两者的区别(数据截至1月15日上午11:00):
为方便阅读,视频没有链接,有兴趣的可以观看。
同一个起点,同一个作品,总有一个现象:东不亮西亮(作品2和作品3),为什么这个?
别着急,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这种差异并非偶然现象,而是两者产品设计不同造成的内容调性差异。作品1 可以同时吃这两种口味的主要原因是它同时满足了两种口味。
区别一:流量分布
切换视频是最基本的动作,分析不一样:
从内容创作的角度来看,由于抖音切换短视频的成本太低,所以作品一定是精彩的,并且具有以下特点:
左:普通视频 右:热门视频
抖音视频的播放量取决于上一波流量的数据表现:转发率>广播率>评论率>点赞率。
可以看出,如果没有播完,转推从何而来,最后的高潮节奏点赞又从何而来?广播完成率是抖音获取流量的核心。为了提高播出完成率,创作者不得不强调节奏和音乐。
快手 完全不同,体现在以下几点:
无论你是草根还是张艺谋,要想把短视频打好,核心是适应流量分配规则。抖音注意视频切换的完成率和低成本,促使内容创作者节奏感强,注重音乐。
抖音神曲之所以被洗脑,并不是因为洗脑主创们喜欢抖音:是在分配规则和交互设计所决定的流量博弈中,没有洗脑就活不下去。
抖音和快手,只要流量的游戏规则保持这种差异,可以预见的是,两者在内容调性上的差异将长期存在。
进一步说,这条规则造成的内容差异会不会导致两者未来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差异?
显然会的。这里就不展开了,有机会再讨论。
差异2:下划线交互设计
提示后,应该是“向上滑动”操作,而不是“向下滑动”。既然不影响理解,就不改了。
我建立了一个QQ粉丝群。虽然我的快手粉丝只有抖音的10%,但2000个粉丝的互动量和2w个抖音粉丝的互动量差不多。@快手用户占40%。
快手用户加我后,也很受欢迎。他们想模仿、贡献、鼓励我并敦促我。在我准备好之前,他们已经把我当成了一个看似遥远的朋友。
因为不习惯,有时候我什至觉得有点冒犯:我们现在这么熟了吗?
相比之下,抖音 用户更有礼貌,并与我保持距离。为什么在 快手 上更容易建立信任关系?难道快手用户天生热情,抖音用户天生冷漠?
这显然是个伪命题,否则我不就是快手的热心人,抖音的冷漠人吗?
我们从下划的交互设计来分析:下划是最简单的交互动作。我个人认为这比没有位置双击点击和在固定位置点击要简单。交互设计的差异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一两个下划线,一两个再见;一千亿个下划线,一千亿条聊天记录。数以亿计的小动作可以使社区关系产生巨大的变化,这就是为什么我曾经说过:
是不是很像黑客帝国中的红色和蓝色药丸?
这种信任关系也是非常深远的,不过暂时先不讨论,回到内容创作的影响。
抖音作品 强烈的节奏和沉重的音乐刺激肾上腺。在持续的高潮体验中,
用户不由自主双击666:牛,酷,给你点赞!
将强烈的节奏,音乐重的作品移到快手怎么样?
快手粉丝会说:老铁,我们能不能老实说,你把夜店的事情拿过来让我眼花缭乱,你真的把我当朋友吗?
针到麦芒!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再举一个内容风格完全不同的例子。李当的短视频内容是和日常好友聊天。快手上的粉丝很多,比知乎还多。但是如果把同样的内容移到抖音,可想而知效果不会很好。
3 平台差异分析作品
作品1:3D打印松果灯
作品2:3D打印冰雪奇缘艾莎
作品3:3D手绘大雁塔
为方便阅读,视频未展开
是的,如果视频不露脸,抖音上就有10000种活法,不太可能在快手上走红:老铁,你不露脸,你真的让我们成为朋友吗?
截至目前,我在快手的操作效率远低于抖音。但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未来对快手的力度会更大,原因有三:
从平台差异看两者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短视频也会有社会价值吗?是的,也许以前不是,但现在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多的信息和科普等博主进入。从传播信息和科普的角度来看,短视频的内容形式有两大优势:
你会说你可以在 15 秒内学到什么?我不否认。但这是科普,不是研究。15秒学不到的东西,看20分钟长视频真的能学会吗?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哦,我又学会了,我变强了,心理满足了”的错觉。
既然都是错觉,最好在15秒内搞定。
两者还是有区别的,主要是大家看抖音的气氛总是High。从上一个视频High到下一个视频,突然冒出一段科普视频,想让大家冷静一下。那可能吗?所以在抖音制作科普视频的时候,也必须要有很强的节奏感和爆发力。
问题是,可能有几件事情真的很让人兴奋,但科普的乐趣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应该是沉着冷静的吗?这自然与抖音的氛围格格不入,所以现在经常看到一些抖音的博主在胡说八道,更像是个演员,而不是一个为自己的话负责的科学工作者……那应该被照顾。
在商业价值上,两个平台有不同的方法论,但我更看好快手。这一点,我在上一篇文章[1]中已经详细介绍过,这里总结一下要点:
最后,从商业角度来说,汽车内容创作者如果想做短视频,应该去抖音还是快手?
这取决于你是想直接卖车,间接评论汽车,还是做一个好演员,接汽车广告。这个话题太大了,先不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