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文较长,建议收藏后观看
当你添加新朋友,想通过朋友圈快速了解TA,或者想查看老朋友的近期消息时,可能会看到这样的提示:
这个时候,面对郁闷的朋友圈,你可能会感到失落和怀疑,突然觉得自尊心受到伤害:“看来这个人防御性太强,难以接近。”微信为什么会推出这样的反人类功能?为什么我的朋友将朋友圈设置为可见三天?请看下面的理性分析。
介绍一:
说起这个功能,我的一个朋友老王很生气。我曾经和他一起去夜总会,然后他遇到了一个女人,潘亮调顺。看到他说的柴火,感觉马上就要开房了,结果我朋友没有约她。
我问:“老王,晚上她这么漂亮,你怎么不约?为什么不约我?”老王吸了口气,道:“我要怎么约她?”
我擦,我一直在听,怎么没听到她说月经来了?
我会问法老你是怎么知道的?老王说:“上个月15号,她在朋友圈发文说,这几天要忍住,不能吃冰淇淋。上个月20号,她说不能吃。”这几天游泳。今天13号,我想她来月经了。,约会也白了。”
我无语了。 . .
这个三天功能一出来,老王的月经推理能力就消失了。
介绍二:
我经常听到很多人的微信群里有5000个朋友,他们为此感到自豪。他们觉得他们可以吃得开心。这可真是骇人听闻,比起我当了皇帝的时候,后宫里有三千美女排着队等着我去发财,腿软了。别说5000人,就500人,我很担心。我记性不好(我用了将近半辈子的时间才记起红楼梦里的四百多人),分不清这五百人是谁。一句话,打个招呼,那我今天什么都不用做,今天就解释一下。所以,有些人很在意自己发微信的时候会不会忽略对方,最好对方能“秒回复”,忽略了就会抱怨。但是,其他人在某些时候忽略您或回复您是合理的。谁让你这么“淫荡”?别人的圈子里也有5000个“朋友”,还没来找你,你可以拿个号等着。
俗话说,一生有两三个知己,是人生大吉大利,而你找五千,是为了传销大会吗?
有些人的一些“朋友”是你自己结交的。有种鸡汤作文说,不是你做不到,是你的圈子做不到,你要结交有名有钱的“成功人士”,这样你也可以得到一点仙气,还可以得到一些剩饭吃。将会成功。所以,有些人交朋友的标准是一个——必须跪。 Ta嫁(嫁)人要找有钱人,要交朋友,要结交名人,而且很自豪有某个名人的个人微信,到处炫耀。其实,如果你有他的私人微信呢?他的小时女仆和卧室钥匙呢?进去清理蟑螂怎么样?
如果你有某人的微信,你认为你可以和他聊生活和梦想。谁知道人家根本不在乎你,把你当空气(有些“大佬”脾气不好,只会说,你觉得你有资格和我做朋友吗?过了就回来吧资格证书),所以你觉得他似乎(或根本不是“似乎”)看不起你,不把你当回事。上去的“友情”,真的就像吃了一碗没煮熟的米饭,一块没涨的死馒头,没噎死就没事了。
张爱玲说,穷人要和富人交朋友,就像下雨天要撑到别人的伞下,和别人共用一把小雨伞,你自己就是那个淋湿的人。结尾。你不够成功,别人也“成功”了,那么对方的心态就像个自命不凡的美女,总以为男人要占她便宜,时刻提防你,不会对你敞开心扉。就像美女提防色狼,富豪提防穷亲戚秋风来借钱一样警惕虚伪。
其实是为别人做事,结交朋友而不执着。这个非常重要。不要以为爬了龙凤就可以成龙凤。事实上,你是什么?不只是把好友名单拉出来,显示里面有马云和奥巴马,然后你就可以成为王健林和希拉里。不,不,它们不会让你成为希拉里,它们会让你的心变得更加稀疏和凄凉。所谓达官贵人、名流、大咖,就该看看。真看一个人,对方不回你微信,不关注你,你都不介意。
更何况,让你看朋友圈3天?
01
早在一年前,我将我的大部分朋友圈照片设置为只有我自己可以看到。一方面是因为新加入的人中陌生的客户和工作同事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也不想在这个平台上露面。
所以,当微信更新这个设置时,我马上就用上了。不仅自己用了,还有一种“人人都有这个需求”的感觉。
当层出不穷的美食和旅游照片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疲倦,当微商广告的产品信息冲击着大家的时间线时,我身边很多人也将社交展示的重点从朋友。
很久没有浏览新加人的朋友圈了解他了,因为很多时候打开都是工作内容,或者什么都没有,只发一个发布几个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一次回归到了本来面目——你只有亲自联系他才能得到关于他的信息,不和他说话你什么都不会知道。
我个人认为,社交平台出现这种隐私趋势的最大原因是平台本身的社交生态在不断接近现实世界。微信不再是密友的专属,它正被无数肤浅的社交关系所劫持。今天要拜访客户,我们需要再增加几个人。明天我们去餐厅抽奖,我们需要扫描一个公众号。微信几乎承载了我们所有社交甚至生活活动的重量。先前建立的亲密和私人功能也在迅速消失。
但对亲密社交互动的需求比其他任何事物都更加根深蒂固。当微信被接管时,人们会开辟另一个私人空间。所以很多人区分工作号和生活号,很多人用匿名社交软件,很多人搬到INS和小圈子开辟新空间,不用忍受繁杂的喧嚣和扮演角色勤奋的员工,无需上传令人羡慕的照片,每个人都要做自己。
02
朋友圈刚兴起的时候,大部分内容还是生活的片段。比如旅行照片,生活轶事。公众号出现后,也开始有很多信息和意见。
基于这些内容,朋友圈提供的价值是:
1.熟人了解彼此的生活状况;
2. 陌生人使用朋友圈只是为了认识某人;
3.熟人和陌生人可以借此机会取得联系;
4. 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信息。
原本这些价值的产生和流通是正常的,但随着微信成为真正的全民应用,事情开始发生变化:
1. 信息冗余。每个人都在加越来越多的朋友,不仅是熟人,认识的人都会加微信。
2. 降低个人生活信息的真实性。发朋友圈的目的已经从表达自己变成了如何获得更多的点赞和评论。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有感觉”,反而会更加狡猾,注重画面。文字过于随意,可能是因为面对不熟悉微信好友的人/同事、领导/合伙人,怕丢人不愿发帖。
3. 信息和信息的价值较低。同理,在朋友圈转发文章和观点,也逐渐成为了拉人转发、点赞和评论的套路。
这样做的结果是失去了朋友圈提供的价值。朋友圈成了朋友之间的私人空间,名不副实。变成了一个有四个不同的广场,满是旅行照片和过滤过度的自拍,情侣/婴儿/狗/猫/奶奶,微商,招聘/求职/相亲帖,10 w+热文,假点赞和评论。
这是微信从熟人到半熟人的无奈结果。
从大部分用户的角度来看,朋友圈最好只是作为发布信息、发送帮助、发广告的平台,即使生活片段无法抗拒,也会立即设为私密- 没有人点赞 被陌生人看到有多难过,多尴尬,过去发过的信息被打脸多尴尬(比如秀恩爱)。自己做个记录就行了。
定期为过去的消息添加隐私是 Moments 中的最新标准用法。
03
微信朋友圈的一个恼人问题是,在朋友圈发帖时的分组设置对发帖后新添加的朋友无效。
群组可见的朋友圈,以后添加的朋友将永远不会被看到。就算是信得过的朋友把他拉进可见组,他也看不到。两边的距离,少了很多乐趣。
后来,我改变了思维方式,所有敏感的朋友圈都设置为对特定群体不可见。但是添加同事、学生等之后,仍然可以看到这些敏感朋友圈的内容,所以不得不屏蔽。
然而,有些人低着头不抬头看。被屏蔽后喜欢八卦,只好换个招数:彻底关闭朋友圈功能,想给别人看的时候偷偷打开。副作用比较明显:关闭朋友圈后,别人看不到自己,也看不到别人的动态。
幸运的是,我获得了难得的平静。 ——结果五月份微信升级的时候,是的,这招没用。
现在好了,设置只能在三天后查看。加好友前,你会主动:如果朋友圈里有不想给对方看的东西,只能最后三天收拾一下。你不需要删除它。去(有时甚至不必删除它)。如果朋友圈可以被对方随便查看,那就先解锁一会,等对方看完再锁定。
说到底,朋友圈闹的根本原因在于微信不再是熟人的社交工具。维持一个庞大的社交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04
你还记得吗? 2012年底和2013年初,QQ最棘手的问题是“全民隐形”。很多人上网后经常列出清单,而且都是灰色的。后来腾讯官方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推出了版本更新,强行取消了隐身功能。登录时没有隐身选项。列表中的每个人都是彩色的,包括离线和隐身。
然而,这个版本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惹来不少骂声,最后只好赶紧更新新版本恢复灰色隐身。
那是 2013 年,那一年,微信的用户数一飞冲天。这与上述有什么关系?
或许,每一个划出更大一块私人土地的人,其实都是在对这个社会生态系统投下不信任票。如果点击每个朋友,只有三天的消息,那么毫无疑问,这个社交软件已经死了。
05
当你点击的每个朋友圈只显示三天,你会不会也默默将你的朋友圈设置为可见三天?
对于本次功能更新,相信你周围的声音都相当响亮。一个看似很小的功能更新,却引发了这样的连锁反应,印证了一句话——微信非小事。
其实,微信的产品能力一直是业界推崇的,这么有争议的功能是如何诞生的,又是如何被用来窥探微信的产品思维的,真的很值得一说。
社交产品的必然命运?
你要知道,微信为朋友圈提供了“选择性剥离”功能,不是一次两次。
微信朋友圈英文版不是Society,也不是Circle,而是Moments。这其实是一个比“朋友圈”更贴切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前一天发朋友圈的经历,第二天看到恶心就赶紧删了。因为有很多“现在”,我们都需要自我表达,但这种表达往往只愿意在那个时刻表现给人们。
这本来是一个很人性化的功能,但不管你喜不喜欢微信,微信已经成为现代中国人的社交名片,朋友圈自然成了大家的形象代言。而“加微信”已经成为所有社交关系的起点。见面先加微信,从此TA和TA成为数字世界的近邻。
因此,朋友圈中的“朋友”属性实际上正在被迅速稀释,取而代之的是“工作圈”、“事业圈”、“微商圈”。微信原本的熟人社交化成了次要属性。 一些虚伪、悲伤、悲伤、自我表达……我们不敢也不想在朋友圈发情绪。新朋友的不断涌入,老朋友关系的变化,都在加剧这种克制。
从以往产品功能的演进过程来看,微信本身也对这种变化很敏感,想消除这种稀释。这源于微信过去的版本变化中,朋友圈的降噪选项越来越多。能看出端倪。
现在,当你点击微信设置中的“隐私”一栏,你会发现朋友圈功能的优化越来越多:从最早开始,是否允许陌生人查看你的朋友圈;后来,有两种选择。时刻被封锁;推出“定期出家,当代娱乐活动”的关闭朋友圈功能;还有朋友圈更新提醒开关和可见范围,最新版本增加了设置好友圈互动不再通知的功能。
06
微信正在逐步增加用户对朋友圈接收和展示内容的控制和管理维度。
这可能是社交产品面临的普遍问题。 Facebook 的扎克伯格曾拒绝单独展示 Facebook 的工作资料和有趣的社交资料,随后 Facebook 用户很快遇到了社交形象困境,最后不得不使用 messanger 和 instagram 来缓解压力。
至于微信,由于缺乏能够为微信重新承载“熟人社交”属性的“微信型”产品,只能继续增加微信自身的信息流控制。
“三天可见”伤害了谁?图片是什么?
这个“三天可见”显然触动了一群人敏感的神经。最直接的原因是觉得看别人的朋友圈可以了解Ta,现在发现只能看三天。这次我停止了“加好友、看朋友圈、找信息、拉近关系”。逻辑也阻碍了微信好友之间“点对点”的定向窥探和好奇。
“回想当年QQ的全民隐形,和今天的朋友圈三天隐形攻击很像。”这是微信三天可见功能评论中最引人瞩目、最能引起共鸣的论点。
但仔细想一想,不难看出这个比喻的问题,两个功能对于两个产品的意义是截然不同的。
当时,全民隐形的趋势对QQ的产品几乎是致命的。每次登录好友列表,都是一片灰色。这是一个直观地展现在每个QQ用户面前的场景。作为一款基于聊天的产品,当你发现没有人可以聊天时,它的功能就废了一半。
对于微信来说,三天可见的朋友圈对绝大多数普通用户的影响并没有大到人们不想用微信。与其一一点击朋友圈看他的朋友圈,真正能感知到“三天可见”功能的场景并不多。事实上,微信产品团队拥有产品背后的完整数据,哪个应用习惯是核心,哪个是边缘,他们一定知道得更清楚。
但这次大声咆哮是有原因的。不可否认,这种行为确实具有传染性。 “三天可见”的设计对于没有设置的人来说,具有信息不对称的优势。这个过程在朋友之间重复。
这样看来,这似乎是一个对用户和微信都不友好的功能。微信依旧坚持推送。很可能是意识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会毫不犹豫地挑战原有的用户习惯来纠正一些事情。
由于微信社交圈关系链的复杂性和微妙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直在变化,这远远不是靠几个隐形或朋友圈权限解决的。对于用户来说,朋友圈总是要发的,但面对不断变化的朋友列表,如果需要一个一个的分组、逐个查看,这可不是好产品的想法。
微信要做的是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让朋友圈成为一个分享生活点滴的地方,而不仅仅是一个在线生活史,或者一个供别人查阅的“掘墓天堂”。
“三天可见”的功能让朋友圈变成了只存在于当下的“朋友圈”,剩下的东西都保存在只有你才能看到的“相册”中。
07
其实,微信这一次间接剥夺了一部分人的隐私权,同时赋予了更大的一群人另一种权利——被遗忘权。这是最值得关注的,因为这是“95%的用户”被系统“自动照顾”的需要。
社交用户的被遗忘权
关系链的扩张是几乎所有社交产品的必然结果,因此社交产品具有天然的隐私衰减,尤其是熟人。每当朋友之间的熟人比例被稀释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类似“三天可见”这样被遗忘的需求。
当人们离开QQ,同时选择微信而不是微博或其他一些社交产品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微信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对纯粹的熟人社交场景,不像微博。更开阔的地方。当一个人的上网行为被别人看到时,自然会承受社会舆论的压力,而这种压力会随着社交圈的扩大而增加。当一个人的所有上网行为都可以被别人搜索到,这就涉及到一个概念——被遗忘权。
因为在任何社交产品中,被遗忘权都是一个基本前提。就像删微博、加好友、删帖一样,就像《基本法》一样存在,任何没有被遗忘权的社交产品都是不合格的。
但由于微信已经成为几乎所有社交互动的起点,关系链的扩展和复杂性的增加,使得用户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多的社交对象;与此同时,微信也逐渐扮演着人们生活中的主要信息。这类信息的渠道之一,尤其是最近微信对应用内搜索功能进行了大幅度优化之后,这个信息源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这也间接影响了人们通过微信认识一个人、查找一个人的过去和在网上留下的痕迹的习惯。
因此,随着微信的壮大,微信保护用户隐私的能力也在下降,而这个社交网络的被遗忘权在微信生态系统中越来越弱。在现实世界中,您绝对不希望人们随意查看您的文件,而且显然没有人真正想在互联网上完全暴露自己。而且,最重要的是,大多数人很难准确把握这个“度”——送什么?我可以给谁看?可以看多久?
这些不确定和复杂的问题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用户在朋友圈发帖之前犹豫了很久,然后一堆设置最终变成了改变朋友圈初衷的“考虑”;不然大家都觉得复杂麻烦,最后小心翼翼,干脆在朋友圈发帖越来越少,导致这个功能生态崩溃。
08
我们真的希望我们的朋友看到我们的帖子吗?不,我们不发朋友圈最重要的问题是,现在微信承载了太多的非熟人社交。您直接发送消息,甚至不知道谁会看到它。比如家里查水表的人都有我的微信。
更糟糕的是微信的默认设置。默认情况下,默认添加新朋友。默认情况下,他可以看到您的所有帖子。默认情况下,没有标签。这对用户来说是一场灾难。
当你对自己的隐私没有很强的把握时该怎么办,当然你往往会保持沉默......
所以我觉得这个功能不是很好,我更需要的是对朋友圈进行分组的权限。让我们编辑分组人员的权限。
例如,我们可以设置亲密度分组、阻塞分组、时间敏感分组。
这样,我的每一个朋友圈都是可见的,无需手动设置群组,直接发送。
我的亲密朋友可以看到并且可以看到我所有的历史。
我不太重要的朋友也可以看到它,但不是我过去的所有活动。
我被屏蔽的朋友和所有默认未加标签的朋友都是不可见的。
由于默认情况下用户不可见此设置,我不必担心使用默认设置添加朋友 - 也就是说,添加新朋友不会成为我管理隐私的负担。
09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微信在公众媒体上的报道。如果电视台在节目中提到探探、陌陌之类的东西,这是不能接受的,属于广告。如有必要,请使用:社交网络 软件。跑男说映客直播可以工作,不行;只使用 快手。
但是,在新闻播报和综艺节目中,微信的标题基本默认为通用工具。这就是工装的表现。说扫一扫,基本以为是微信,说摇一摇,也是微信。今天离开微信账号,就等于留下联系方式。于是,微信借助全民工具推出了很多支付、生活服务、购物等功能,确实取得了成功。
那么这就是我要说的,工具和社区是两件事。大家都已经过了用微信社交的阶段,市场份额和产品定位也在同步变化。我不想让顾客知道我在做什么,我不想让楼下的食堂知道我在做什么,我不想让很多知心朋友知道我在做什么.
手机功能,经历过功能机时代的人都会有印象,还有各种辅助功能。但最终大多数用户只使用电话簿。产品经理会有这样的考虑,但毕竟大多数人没有时间和能力去掌握。微信也是一样,分组功能当然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大部分人都是这样。 . 的。 . 不会工作。
看完就烧了,大家都设置了查看历史权限,说的好。微信如果这样做,就会变成一个冗余过多的巨型系统。
10
这可以说是微信或几乎所有社交产品面临的困境之一。当用户数量达到一定数量时,原始内容开始减少。
社交的传说始于约会,兴盛于炫耀,衰落于鸡汤,最后死于商业。
其中“炫耀”=“原创”。
微信的一个特点就是非常克制。从产品本身的体验,到张小龙的自述,以及各种分析文章,我们都能深刻理解这一点。比如各种非通讯功能都隐藏得很深,尽量不影响最基本的通讯需求。
专门给朋友圈的,据说这么重要的功能可以直接放在最下面没有违和感,但是入口要做得更深一些,连提醒你的小红点都可以删除。
另一个体现是朋友圈的内容是严格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而其他社交产品,如Facebook Newsfeed、知乎信息流、微博等都是机器排列的。
还有变现的考虑(方便添加针对性的广告等),但同时机器对信息流进行排列,这与单纯的按时间排序相比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例如,当你刷朋友圈时,你讨厌那些刷你屏幕的人吗?一天发几十个朋友圈,其中三个是九方,四个转发,五个小视频,六个投诉,不定时发“统一回复”。
没关系,这些人可以屏蔽他们的朋友圈。
再比如,当你遇到某些事件时,是否要设置关键字来屏蔽这些内容?
不然我刷了50个朋友圈,看到的都是一样的东西,没营养,不能被知乎这样的关键词屏蔽。
这只能自给自足。希望刷卡事件的频率能少一点。没有什么好办法。
再比如,大多数时候你不会看一些人发的朋友圈,除非他/她发一些照片什么的?
这些问题很大一部分可以通过机器分拣解决,但是微信很克制,不这样做。
朋友圈本身仍然严格按时间排序,但添加了“每周精选朋友圈”和“朋友分享的音乐”。
友情提示,您也可以搜索“朋友分享的照片”,只看图片。
看朋友圈的问题大概解决了,那么发朋友圈呢?
当大家不想/不愿意/不敢发原创的时候,朋友圈就不再承载社交属性了。
这不一定是坏事,但我认为微信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发生在这个阶段。
微信发展到今天(其实没几年,然后发展太快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朋友圈已经不再是“朋友”圈了。有可以随时聊天的朋友,也有只发节日祝福的朋友;有老板给你发工资,有你带的下属或实习生;有偶尔需要分组隐形的父母亲,偶尔有不可名状的需要分组可见的;有些人在大学里睡觉。有在被子上演过电影的哥们,也有半年前在兴趣群里加了“我是YYY在群聊XXX”的“朋友”,然后就没有了“朋友” .
朋友圈的构成复杂到不是简单的分组可见或者不可见就可以解决,更何况分组还涉及到新添加的分析,可见或者不可见是Inner Join还是Outer加入(很冷的梗,可以忽略)。所以,算了,别发了。
但是,这不是解决方案。 When everyone doesn't post Moments, or even just don't post original content, there is no need for Moments.
And when none of your friends post originals, you tend to be more inclined to not post originals.
WeChat certainly does not want to see this situation.
The solution for some social products, such as Snapchat, is to add a new function, and the photos/videos posted will disappear automatically within 24 hours, so users can post them with confidence, anyway, they won't be able to see them tomorrow. Now that we have arrived, we don’t need to worry about the issues left over by history.
WeChat is doing subtraction, a big subtraction. Simply, all the circles of friends can be set to only look at the most recent ones, and those black histories will not matter.
As for whether these functions can encourage originality, I am not optimistic about the swiping party, the forwarding party, and the micro-business party PK.
It's as if children have a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as they grow up.
For example, when I was born, my eyesight had not yet developed, so I could only see within one meter three months ago.
In time, they will know that Mom and Dad exist, bring them food, and accept their calling.
Next, they will find that even if they can't see Mom and Dad, they will still exist, just cry or cry a few times, and they will appear.
When they grow up a little more, there will be more children in the world.
A little older, and parents become a close and not-so-close part, and some words are more willing to share with friends.
As you get older, some things become inappropriate to share with friends, but you probably don't mind talking to strangers.
The same is true of social products. At first, no one uses it, or no one knows your existence, or you don't know anyone knows your existence, so you can say anything.
Afterwards, I added some friends to my friends, so I could tell some truths, but I might not be able to share too many secrets.
Afterwards, my parents and relatives were also in the friend list, so I had to be more careful in my words, or report good news but not bad news, or not be too dirty, and so on.
Later on, the friends list has become a contact list, and there is less to talk about.
Especially the bigges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ternet and real life is that old accounts from many years ago can be turned out for you.
So I suddenly discovered that some social networks other than WeChat are more able to say something sincere and post something original.
It seems that some IDs are complaining, "I know even my parents know about Zhihu, and they are still following me, so I can't talk nonsense in the future."
11
Why do you want to set this permission, and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doing it?
The most superficial and direct reason is that I don't want others to see my past, or I don't want others to see too much of my past. This is a highly accepted and obvious reason, but not enough to address some other questions, such as why is this setting widely used at this point in time? And what is the motivation behind the strong launch of this slightly controversial feature by the WeChat team.
It can be assumed that if this "visible for three days" function is opened in 15 years, do we have so many people to directly enable this setting? I believe that most people may not, or at least not have such a quick response. The reason is that in 15 years, the stock of Moments was not large enough, or was the content posted in Moments back then more than what we posted now? Is it convenient to make it public?
Maybe not, I think the more essential reason for setting "visible for three days" is not what content we posted in the past; it is the content we posted in the past, and who saw it at what time. That is to say, my past has always been there. Now I am more concerned because the structure of our friends in WeChat has changed, and the point is that so many newly added friends are not enough to be classified as friends. For the newly added friends, we don’t want to show ourselves completely and publicly to them, or we don’t want to show them all th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so we need to take some measures, such as [group visibility].
As for the setting of "visible for three days", the reason why the smart WeChat team did not release it before is because we were not so sensitive to this setting before. At that time, our circle of friends was mostly friends. Posting a friend's content. And now in our circle of friends, there are too many people who are not friends, people we don’t know well, people we are not interested in, and people who we don’t want them to be interested in us but still lying in the circle of friends. In the face of these people, we don't want to have too much contact, or in front of them, we need to protect ourselves.
[Group visible] is a piece of armor we used to protect ourselves before, and now we have added a [three-day visible] helmet, so many people protect themselves more tightly.
[Visible for three days] Cut off the possibility of looking at your past history, think about the newly added person and look at your circle of friends three years ago. If you have a low EQ, give a like, and more What a terrifying and chilling scene. (Of course, other people may not care about us at all, and are not interested in our past at all, but as long as we feel that our graves are likely to be dug up, and imagine the unpleasantness of being dug up, then we all tend to take this approach. Self-protection measures, as long as we think there is a possibility, we may do it, just like gambling, as long as the stimulation and temptation are large enough, even if there is a high probability of losing, but there is a possibility of winning, we are often more willing to be confident at this time. As confident as we believe we will be "cared for" by others.)
12
Recalling the expansion of my WeChat address book, as WeChat gradually became a basic communication tool, we exchanged phone numbers less often after meeting new people, and in more cases, just adding WeChat.
平时开会、出席场合、谈合作或者朋友间的聚餐,面对别人“加个微信吧?”的邀请时,除非很明显的另有企图,否则是很难拒绝,我们又不是什么名人,总不能连加微信都不让,所以结果就是我们不断加了又加。
久而久之,我们被动加了很多之前交集不多,之后交集也不会很多的人。至于自己主动加的实用类的人,我为了寄取快递方便我加了快递小哥的微信,为了通知方便我加了要来面试的实习生,为了买米粉我加个微商,为了租房子我还加了房产中介的小哥......慢慢的,我的微信已经悄然地在慢慢形成新的朋友架构,而我的朋友圈也渐渐不再是朋友圈了。
13
这个功能的推出,一部分人觉得很好保护了隐私不被挖坟,另一部分人觉得看到很好的朋友的【三天可见】外加一条横线,总感觉彼此的关系在被challenge。这些不同的意见,我相信微信团队在讨论会上就预料到了,既然会引起争议,那么微信团为什么还强势推出呢?
引起广泛讨论?那都是刚起步的小公司希望达到的效果,这显然不是微信这种快10亿用户级的巨无霸产品想要的,稳定才是他们要的。
我想微信团队关于【三天可见】的设置,内部一定经过极其激烈的讨论后才确定的,相比【分组可见】这个以人群维度的区分,在时间维度上所有好友统一的【三天可见】,其风险确实是要大很多。
那么既然【三天可见】有风险,却还推出,原因既然不是现阶段情况所迫,那么必然就是对未来做风险的规避。通过微信后台,去分析朋友圈发的频次,获得的点赞数,点赞朋友的范围,以及删除朋友圈和阶段性地把某些朋友圈设私密等等这些操作的数据,我们可以相信微信团队已经做了准确的判断,也清晰地认识到朋友圈如果按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微信的好友必然会越加越多,而所有人都能轻而易举地看到我所有的历史朋友圈,这无疑会很大的程度上降低我发朋友圈的热情。因为朋友圈不仅发出来分组的时候变得越来越烦琐,发出之后也有潜在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比如被新加的老板看到、被新的合作方看到、或是被新撩的妹子看到,说不定会带来什么影响。面对只有“不让对方看我的朋友圈”这种决绝的唯一选择的时候,我只能通过不断地回顾和检查历史来修正自己。久而久之,这必然会降低我们发朋友圈的意愿,这才是微信团队最不想看到的结果。
【三天可见】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不尴尬,会害怕,发的也会多起来。所以,微信团队强势推出这个功能,更深层的原因可能就是为了避免这种隐藏负效应在长期来看会降低普通用户发朋友圈意愿的尴尬。存在即合理,存在就是有原因的,【三天可见】表面是用户对自己隐私的保护,实则是微信站在自身角度对未来朋友圈可能风险的一种规避。
14
作为朋友圈之前就存在的另一个强感知的功能——【分组可见】,更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做法,能够轻而易举简单地把父母、长辈等我们想避开的人划在圈子外面,只此一招已经很好地满足了最大公约数的用户群的需求。但是分组可见这个功能,对偏头部人群的略深层需求满足程度还是略显不足的,比如:
1.你是对某人分组可见发了朋友圈,可是对方并不知道;
2.朋友圈信息太多,造成你真正想看的好朋友的朋友圈很容易被刷过;
3.朋友圈人数增加,你的分组也是越来越多,关系越来越复杂,发朋友圈也会越来越麻烦。
这三个问题我觉得是很难解决的,问题1的话貌似可以设置分组可见的标识来提醒,但是现在我们的朋友圈有哪条不是分组可见的,基本都会有些屏蔽,那么这样的话,朋友圈里现有的大部分内容都会被标注,标注了的没有解决问题又显得杂乱和很傻,而没标注的显得更傻;问题2貌似也可以通过标注某些好友来设置提醒,但是问题是,你设置了提醒你的朋友就会多发吗?即使他知道了你的标注,那么他会为了你在朋友圈现有的结构下再多发吗;问题3是一个不可逆,且无解,并会越来越凸显的问题。
15
在我看来,如果越来越多人选择只展示三天朋友圈是事实,第一可能说明了,随着微信的发展,弱社交关系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在弱关系中缺少安全感;第二可能说明了,很多人将朋友圈作为状态发布工具,或者自己的生活记录,而不是展示自己的网络博客。
第二点或许也能说明人们在弱关系网络中安全感的缺失。
换言之,如果说人们从 QQ 转移到微信是因为原来的 QQ 社交网络不如微信更真切踏实(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那现在微信关系中的这种曾经比较强烈的安全感也在逐渐降低。
16
挺好的事儿。只是三天有点短,如果能设置一个月到三个月就很好了。
因为有的时候你只想发表一个有时效性的观点,不想一个观点发出去之后等到猴年马月被人挖坟。
实际上挖坟党在大多数论坛都被认为是可耻的行为。你去翻人家一年前的朋友圈然后评论一番,这肯定会让人极度不愉快。
有些论坛实际上是专门请版主每天将所有三天以上的帖子直接封掉,完全杜绝挖坟的可能性。但你看,这个极为人性化的功能被微信直接实现了!
比方说你在川普获胜之后发表了一篇感言,但一个月后恐怕你再也不想讨论这个问题,那么把它展示在那里给别人看就显得毫无意义。
比方说你今天过了一个好节日做了一个菜很开心,但一个月后这个内容也同样显得毫无意义。
难道你逐一去删除吗?为什么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还需要手动做这些事情呢?
我觉得最好是在发表朋友圈的时候就加一个选项,表明这篇发布的有效期,如果定一个月那么这个帖子一个月后自动对所有人消失。这样的功能就更加人性化了。
17
生活节奏的加快,个人事务的繁忙使得电话已经不再适用日常联系了。微信成为了主要的联络交通工具,微信也是新时代最为流行的联络方式。
可电话号码始终有一个好处:他不会让你不乐意相处交往的人窥视到你的私生活。
可微信不是这样,如今人们很少用QQ空间来分享生活,更多的是使用了微信朋友圈,分享自己去了哪里,吃了什么,见了谁。
朋友圈不再是一个可以倾诉个人感受和小抱怨的地方,因为你不知道你微信那庞大的联系人名单里都加过谁。
你可能在发送抱怨老板的朋友圈时忘记老板的助理加过你的朋友圈。
你可能在发送了和太太一家出去聚餐的照片时,忘记你和同事撒谎今天不能加班自己要去医院。
你可能忘记几个月前你发送了抱怨公司的管理制度,而昨天刚好经朋友介绍一起吃饭时加了人事部的主管的微信。
很多人说加微信交朋友就应该坦诚相待,那么你告诉我,你加了领导老板的微信你是否敢坦诚相待?
朋友圈的消息没有办法时候加密,要让人看不见只能删除。
人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会随着时间流逝发生动态的变化,而过去的朋友圈可能记载了过去你傻乎乎的时候,幼稚的观点,不太理性的言论,历史黑照和前任秀过的恩爱。
这些东西对于自己而言,是一个个时间的胶囊和成长的见证,可又怎么好意思让实习公司的老板,饭局认识的新朋友,搭讪要来微信号的小姐姐和自己论文的导师看见呢?
我不愿删去却又不想示之于人,所以就只显示最近三天的咯?
18
曾经,我微信好友都不做分组,因为都是好友,发什么都想让最重要的你们看到。
现在,好友不多,朋友很多。我必须要有十几个分组标签,加完人第一件事就是给他划个分组,还要检查下有没有什么朋友圈是不适合他看到的,要不要删掉。自从有了这个功能,我就不用烦心检查这一步了。
这里多说一句,微信的朋友圈分组逻辑是这样的,具有时间戳属性,分组可见的,只对当前在该组的好友可见,后面新加的好友划入该分组也看不到,分组不可见的,也只对当前该组的好友不可见,后面新加的好友划入该分组依然可见。
曾经我也会在朋友圈写很多心情和思绪。
现在我都把心情变化写在签名上了,朋友圈就偶尔记录下生活动态。
只展示三天朋友圈,个人觉得是好功能,微信由熟人关系逐步变得越来越复杂,给用户更多选择,自主选择展示多少,保持社交中的安全感,如果这个功能可以选择面向分组,那就更好了。
19
有的人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其实是想和过去告别。
谁年轻的时候没犯过傻,犯傻的时候谁不会发几条朋友圈?
那些熬夜睡不着发的矫情状态;那些和前任热恋时秀过的恩爱;那些当年眼瞎发过的丑丑的自拍照;还有那些迫于生计发的微商广告,帮亲戚朋友转发的投票......简直就是藏在微信里的污点记号!
头脑清晰的时候,回过头来再看这些朋友圈,分分钟就想把它们全删掉。
可是偏偏当初爱刷屏,手指一滑,朋友圈不停下拉,半小时了,上个月的还没删完。
干脆一点,关了朋友圈?可是新版微信取消了这个功能。
What should I do?设置三天可见吧。
有人说,不显示了也不代表没发生过呀,可是有句话说的好,逃避虽然可耻,但是有用啊。至少三天可见,给了我一次暂时隐藏过去,重新开始的机会。
20
有些人远离微信朋友圈,是为了走进真的朋友圈。
我身边有好多朋友,不仅设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见,而且"允许陌生人查看"以及"朋友圈入口"两个选项,也都是关闭状态。
有人说,离开朋友圈,会筛选出一群真朋友。确实是这个道理。
仔细想想,确实没有那份真挚的友情,是靠朋友圈来维系的。相反,那些相识了几年十几年的朋友,虽然几乎不太会在你的朋友圈里出现,但他们总会在必要的时候发来私信或者打电话,意义远远胜过朋友圈评论和点赞。
没了朋友圈,只是减少了和泛泛之交接触的频率。同时也逼迫你,想联系那就直接点。想他了,去和他聊聊天,方便的话约出来吃个饭,总好过在朋友圈里点一个赞。
与其浪费时间在真假难辨的朋友圈,不如多花些时间,和好朋友们多多联系。设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见,更容易发现谁才是待你真心。
21
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可能是我不想活得那么透明,可以被任何人一览无余。我有自己的小心思,想在朋友们面前装个逼,保持神秘。
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可能是我想免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不用担心朋友圈的共同好友,不用害怕现任因为我的前任而吃醋伤心。
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可能是我想为自己做点什么,而不是想要阻止你做什么。
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也可能是我单纯地想这样,并没有什么原因。
朋友圈的英文翻译是moments,时刻、瞬间。而不是share the moments with you,和你分享我的瞬间。分享与否,这个选择权,在我。
确实,有些时刻我想与大家分享,但有些故事我也想独自品尝。有时候我会敞开朋友圈大门,有时候我想保留些许的隐私,所以我选择三天可见。
22
曾经有人对我说,年轻人(这里专指95后)已经不玩微信了,因为微信有朋友圈,95后受不了爸爸妈妈七姑八姨以及一些陌生人的叨叨叨或者其他类型的各种轰炸,干脆拍拍屁股去玩QQ了。那时候我顿时觉得自己落伍了,老人儿了,因为我还在用微信——当然小企鹅也用。
其实用什么都是一个工具。是工具就会有优缺点。最初,“朋友圈”是新奇的,横空出世的,但是马克思说过,一个优点里一定包含了一个缺点,就像硬币一定有两面(只有一面的那是假币),很多人就是因为“朋友圈”的存在,再加新朋友的时候就比较烦恼——不想把以前的“私人生活”展示给他人看嘛,于是就有了“秒删”,“月删”,有了“分组可见”——“分组可见”实在是一个“伟大发明”,确实,有时候某些东西,可以面对A但不适合面对B,可以给C看的就不可以给D看——尽管中国人讲究“事无不可对人言”,讲究“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但这个标准,我个人常常觉得是对人不对己的,希望别人对我“坦荡荡”,别人什么都“对我言”,而“我”自己呢,则是另一套标准。比如,女友曾经对我说过,以前有一哥们加她,但那位爷的朋友圈里一条内容都没有,空空荡荡的,比我发工资前一天的钱包还干净,什么零碎儿钢镚儿都没有的,但他却要女友打开权限,把朋友圈向他公开,理由是,“我不是屏蔽你了啊,是我从来不发朋友圈”,女友不干,他就叽叽歪歪地纠缠“你说你可真鸡贼啊,干嘛这么小气呢,给我看看怎么了”?
女友说,这种人类似碰瓷,“讹诈”,自己穿的严严实实的,戴着帽子围巾,却要别人裸奔,还要人跳裸舞给他看,当别人拒绝他时,他还管别人叫“鸡贼”,骂“小气”,是可忍孰不可忍?叔忍了婶也不可忍。
这么“鸡贼”的主儿我也遇到过。他们还真有本事腆着脸说你为什么不对我开放朋友圈,屏蔽我了不是,我没有朋友圈内容是因为我不发呀,并不是刻意屏蔽你,你怎么这么斤斤计较呢?是的,如果是我自己慵懒,懒得发(或者感觉发朋友圈很low),那我也绝不会去要求看别人的——因为那不公平。怎么着,现在大爷我自己“藏着掖着”的,犹抱琵琶半遮面,或者换个词叫我“含蓄内敛”,的确,这是我个人的选择,但我真的没有理由一边“含蓄内敛”,一边对他人充满了窥私欲;我没有理由自己穿严实了,关上自家门窗,连个蚊子都飞不进来,却要求可以到别人家可以长驱直入,言笑晏晏,有茶喝茶有饭吃饭——这是谁给你的权利?就算给你了,你觉得接受这种“特权”你好意思吗?当然了,世上不乏这样的人,就像某人说过的那样“国人说自己讨厌特权,是讨厌自己没有特权”——或许他们对拥有这样的“特权”还安之若素呢。
23
也许你会有这样的经历:最近加了一个朋友,他竟然只向你展示最近三天朋友圈,顿时感觉自尊心好受伤害,也许你真的是高估了自己。
微信推出“仅展示最近三天朋友圈”这个功能后,有人尝鲜,也有人不乐意了,点开他们的头像,只能看到这三天里零零星星的一点内容,三天前发生了什么再也找不到蛛丝马迹,谁知道对方怎么想的呢?
没办法,我们就是有这么强的好奇心,翻遍他的朋友圈,就相当于了解他的成长史和心路历程。可以说,要想了解和发现一个朋友,翻阅他的朋友圈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但是现在,当你只能看到三天的朋友圈内容,想了解一个人难度加大,压力也加大,如果你在三天前没来得及去关注一个人,便很难间接地知道他身上发生了什么,想关注一个人,开始变得有期限了。
当一个人选择去勾选只展示三天的朋友圈,心里是有波澜的,至少他是想引起你的关注的。
无论是只展示半年,还是选择展示最近三天,甚至是彻底关闭朋友圈,甚至是彻底关闭朋友圈,都是一种改变。这种风吹草动看起来是不想暴露太多信息,不想被关注,但实际上却可以通过改变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的确,这种改变成功地唤起了别人的好奇和猜测,你的朋友要么主动询问,要么会下意识地主动留意你的朋友圈内容。这种状态好似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少了全部铺陈的乏味,多了撩人的神秘感。
在每天繁复的朋友圈内容里,缺失反而成了一种珍贵,留白倒成了一种新意。
24
朋友圈是了解一个人的快速通道,只要对方展示朋友圈内容,就意味着你自愿公开你的信息,不管手机另一端的那个人是谁。
但这种全面暴露并非是真正坦诚和让人感到安全的,尤其是面对那些我们并不熟络甚至是刚加上好友的人,我们并不确定把自己的生活双手奉上是否合适。
如果选择了朋友圈不可见,又显得矫情小气,那么索性就只展示最近三天的内容,找补了安全感,又体面。
有些人自嘲说,有了这个功能之后,再也不担心自己的“黑历史”被挖坟了,心里踏实多了。
从全面开放朋友圈到只展示三天,这是一个收紧的过程。我们在信息过度溢出的时代,终于能抓住一块保障安全感的浮萍。
并非每个人都有稳定的人格,即便再稳定,也会有那么些时刻是冲动的,在冲动之下我们选择用朋友圈来宣泄情绪,虽然即刻得到了放松,事后来看,却总会有一种不适感,这种不适就是内心的羞耻。
我们不能面对那时那刻的心情,连同那时那刻的自己也想一起否定。
平静下来,你会觉得某一条朋友圈是幼稚的,是矫情的,是负能量的,是充满了愤怒的,你不能接受自己有这样一个部分,删掉或许是最眼不见心不烦的方式
可毕竟删掉总是要花费点工夫,选择只展示三天却是简单的。三天后的你,不必担心被窥探三天前的心情,就好像那样让你羞耻的时刻从未真正发生过。
其实关于这个新功能最纳闷的问题是:为什么是三天,为什么不是四天,不是一星期?
也许,三天或许只是一个随机选择的虚数,它只是让我们有一个机会去选择自我暴露的程度,在我们感到不舒服感到不安全甚至只是心情不美丽的时候,我们可以按下一个开关,开启自我调适的模式
轻轻巧巧的一个选择,让我们长舒一口气,让我们暂时的获得一种自我慰藉:就好像改变了朋友圈的展示天数,我们就能真正改变自己一样。
网上流传一个段子,“非好友可以看十条朋友圈,好友只能看最近三天朋友圈,请问,我加你们好友是为了什么呢?”
当然会有人反驳:我当天发没看到,为什么会三天后跑来翻我朋友圈?
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内心波澜选择只展示三天朋友圈内容,其实都是关掉了一个通道,一个真实面对自己的通道,一个跟别人随时桥接的通道。当看到一个人的朋友圈只向你展示三天内容的时候,谁不会失落呢?
25
1、对过去的一种告别。很多时候,一条状态就是某一瞬间的有感而发,过了那分那秒,它就失去了意义,也就没有展示的必要。
2、为了保留一点点的隐私。随着微信好友数量的增多,好友质量明显会下降不少,其中夹杂了工作关系,以及其余复杂的联络关系。这个时候,这样的隐私防范也许就是有必要的。
3、保持一点点神秘感。当你不断了解一个人,就意味着对方的缺点将在你的视线中逐渐扩散、放大,那些不完美的,糟糕的,与你价值观相悖的东西都将一一呈现。适当保持神秘,也许并没有什么坏处。
26
不想活得太透明,也不想把自己彻头彻尾地交代出去; 很多人无须再进入自己的生活; 自己经历的风雨只要自己知道就可以; 昨天发的朋友圈已经配不上今天NB的我; 不想让别人通过朋友圈了解自己,你了解的不过是片面的我; 想看的人总会看到,不想看的人也无所谓。
27
将朋友圈比作回忆,认为朋友圈是我们记录生活的方式和载体,将每天经历的事情通过图文分享的形式记录下来,像是我们曾经写的博客、用的微博,甚至年少时写的日记一样。
日记属于私密,朋友圈属于公开,曾经你可以一览无遗看到这个人的全部,能够找到几年之前他在做什么,这是公开的记忆。
一个同类比较:之前我在记录生活,把自己的记忆公之于众,现在我想写日记,将这些记忆单独保留,享受自己不可分享的空间。但有人偏偏要看我本应该私密的日记,究竟是谁的问题?一个不够及时了解别人动态,却又马后炮来指责设置朋友圈三天的人,其实不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底线。
28
有些人远离微信朋友圈,是为了走进真的朋友圈。有人说,离开朋友圈,会筛选出一群真朋友。
确实是这个道理,毕竟我们的真实生活在朋友圈之外。
仔细想想,确实没有哪份真挚的友情,是靠朋友圈的点赞之交来维系的。
快乐分享错了人,就成了显摆;难过倾诉错了人,就成了矫情。
所以,无论你发不发朋友圈,刷不刷屏,又或者你是否把朋友圈设置了仅三天可见,爱你的人永远在你身边,他们随时等着听你倾诉,为你取得的成绩而高兴,为你伤心的事情而难过。
而不爱你的人,永远看不见你的朋友圈,永远不会为你点赞、评论或私信,看到你的状态心里不会起一丝波澜。
所以,不要较真啦。三天也好,半年也好,不要对我有太多猜测和多心疏离。
29
朋友圈是了解一个人的快速通道,只要对方展示朋友圈内容,就意味着你自愿公开你的信息,不管手机另一端的那个人是谁。
但这种全面暴露并非是真正坦诚和让人感到安全的,尤其是面对那些我们并不熟络甚至是刚加上好友的人,我们并不确定把自己的生活双手奉上是否合适。
如果选择了朋友圈不可见,又显得矫情小气,那么索性就只展示最近三天的内容,找补了安全感,又体面。
有些人自嘲说,有了这个功能之后,再也不担心自己的“黑历史”被挖坟了,心里踏实多了。
从全面开放朋友圈到只展示三天,这是一个收紧的过程,这种收紧也是内心层面的折射。我们在信息过度溢出的时代,终于能抓住一块保障安全感的浮萍。
30
我们对于过去某一刻的自己会产生一种羞耻感,这种羞耻源于不接纳。
并非每个人都有稳定的人格,即便再稳定,也会有那么些时刻是冲动的,在冲动之下我们选择用朋友圈来宣泄情绪,虽然即刻得到了放松,事后来看,却总会有一种不适感,这种不适就是内心的羞耻。
我们不能面对那时那刻的心情,连同那时那刻的自己也想一起否定。
平静下来,你会觉得某一条朋友圈是幼稚的,是矫情的,是负能量的,是充满了愤怒的,你不能接受自己有这样一个部分,删掉或许是最眼不见心不烦的方式,既不让看客再有凭据去捕捉你的冲动,也不会让心头的羞耻感萦绕。
可毕竟删掉总是要花费点功夫的,选择只展示三天却是简单的。三天后的你,不必担心被窥探三天前的心情,就好像那样让你羞耻的时刻从未真正发生过。
我问一个同样选择只展示三天朋友圈的人为什么,她说“人总是觉得三天前的自己是个傻X”,我说那如果可以选择只展示一天的朋友圈呢?她说,“那我一定会选一天,因为昨天的我也是个傻X。”
31
微信推出这样的功能,这是基于现实用户操作数据的考虑。例如我朋友圈就有这么一类人,每次发完的内容,过一段时间就不见了,要么是删了,要么隐藏为仅自己可见。
发一条,删一条,其实挺累,手指操作不一定会累,但心一定非常累。
而“三天朋友圈可见”,则是把他们的需求用功能实现了而已,不用每次再删了,还能顺便光明正大的告诉别人,我没有屏蔽你哦。
该功能有点类似阅后即焚,如果说Snapchat的短视频阅后即焚是一种猎奇,那么朋友圈的阅后即焚属于哪一类?
32
正的答案我认为一定隐藏在背后,是一些不愿意启齿的东西,一种负面的情绪,诸如:
“每天看着那个投资人,这个创业者这么牛逼,感觉自己发的东西好Low啊,他们看到我的朋友圈会怎么想,哎呀好难受,我自己都不想看”
“我感觉我以前发的东西太没价值了,你们不要看啊”
“我发的内容毫无营养,那些牛逼的人一定是不会关注我的”
33
从微信的朋友圈来讲,这些需求包括。
陌生人不可见:所有没有加好友的人最多只能看见十条朋友圈,或者一条都不能看到。
屏蔽看其朋友圈:对某些不停获得关注的人特别讨厌,爱秀爱晒,内容毫无营养,但是又不好意思删,所以有屏蔽其朋友圈需求。
不让其看自己朋友圈:对某些无法删除的陌生人,但又不需要进入自己社交圈的不让其看到朋友圈。
单独发指定可见:对闺蜜、大学同学、同事进行分组,每次小心翼翼的发送,谁能看,谁不能看。(想想光分个组就够累的)
单独发指定不可见:虽然对对方开放了朋友圈,但有些内容是不想让其看到的,于是每次发朋友圈还可以把指定的人一个个,小心翼翼的排除在外。
阅后即焚:以前大家靠手动完成,一条条发完之后删掉或者设为私密,这样可以不让别人看到。现在有了朋友圈半年内容可见,三天可见的选项,则直接满足了这样的需求。
34
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是:人们往往对别人的生活感兴趣,却又总是不想让人窥见自己的隐私。这就和“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朋友圈”的心理相吻合。朋友圈是一个让我们互相了解的地方,我们可以看见别人生活,但是却不希望被别人窥探自己的生活。
小A:她一个朋友很久没见了,但是却对小A的生活轨迹如数家珍,小A感觉很奇怪,原来这个朋友去仔细地翻看了小A的朋友圈。但是对于小A而言,这是一种窥探,她在那天以后,就去设置了“只展示最近三天朋友圈”。
在熟人的面前,我们需要一些隐私的空间。而朋友圈里面不单单是熟人,还有大量的陌生人,对于这类陌生人,不想让他们了解过多自己的信息,但是直接屏蔽又太尴尬,所以朋友圈只展示三天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了。
其实,你能够发现对方设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见”权限,除了一些工作的原因之外,你有很大的可能是想要窥探和了解别人的生活。
35
翻翻自己两三年前的朋友圈,大多像流水账,配图更是各种高糊;还有一些情绪激动时发的朋友圈,冲动而没有理智。这一类的朋友圈统一删掉又太麻烦,又不方便展示给其他人。而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朋友圈,其实就避免了删除的麻烦,让我们可以在某个深夜,自己一个人一一翻阅这些过去的朋友圈。
36
人的心理都是趋向于不断地保护自己,隔绝外界的过分接触。在心理学上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当一个和你不太熟悉的人渐渐地向你靠拢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压力非常大。同样,你渐渐靠拢一个和你不太熟悉的人时,对方也会突然后退几步。这个现象就是由于心理安全距离被侵犯的原因。
在陌生的人面前,人不愿意将自己过多地展现出来,而“只允许朋友查看最近三天朋友圈”的就可以很好的保护自己的心理安全感。
从QQ,到现在的微信朋友圈,再到“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朋友圈”,社交呈现出了一种私密化的趋势,这也符合了人需要心理安全感的心理。
37
“朋友只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可以留下很多的神秘感和距离感,让人对你产生一种好奇感。
金谋
ID:jinmou-0
情感咨询
事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