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萃取,就是锦囊化
得到去年最好的产品是知识锦囊,也是我们知识萃取的成果。
什么是锦囊?锦囊就是主题边界清晰的双层结构的清单体文本。
去年我们公布的得到品控指南的内容是7万字,经过明年这一轮知识萃取以后,134条锦囊一共是18万字,这18万字的内容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挺重的知识负担。
而我们采取的锦囊化就挺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为什么?锦囊这个词一般跟“妙计”连在一起。
所以我们一提及锦囊,中国人的共同记忆就是赵云和刘备在去江东的船上愁的没有办法,怀里摸下来诸葛亮给的三个锦囊,马上下船赶快拆开一个,遇到不知道的情况再摸下来一个,这是锦囊的用法。
所以锦囊化就把知识做了一个限定,限定了三个东西:
第一,特定的应用场景。只有当你步入特定的应用场景,产生强烈的启动动机,锦囊能够发挥出最好的疗效。
第二,锦囊可以按照每位人的情况给出不同的解决方式。
第三,锦囊这些清单体的写作不是一条道理,也不是一套标准,而是一套立刻可以上手的操作方法。
二、知识锦囊化的8个用处
通过锦囊化的方法来做了这轮知识萃取以后,我们收获了8个益处:
1.边界清晰,便于定义挑战
我给你们看一个真实的锦囊,比如这条锦囊:怎样确切高效的介绍得到这家公司?
所有的公司都有这个问题,解决办法是:有一个公司介绍的PPT,这个PPT有人维护,定期上传到网上,每个人都可以下载这个PPT。但是回到真实的场景,他面临的挑战是不一样的。
对于公司介绍来说,传统观念就是展示公司、吹自己多厉害。但虽然对外介绍公司的本质是针对性地满足对方的信息需求。
所以介绍公司之前,得到职工的第一件事是分场景了解对方的需求,比如,对方是每晚使用得到的用户,还是下载了得到但没有使用的用户;对方是从其他城市过来想视察一下得到总部,还是税务局的稽查人员要来参观或则检测。
当我们面对的对象完全不同的时侯,介绍公司这件事是完全不一样的任务。
所以一套PPT是没有用的,因为你不知道对方须要哪些。
2.容量适中,便于分拆问题
过去,我们的企业文化培训内容十分多,员工很难深入了解。但是当锦囊化之后,他就非常易于把问题分拆到一个合适的容量上面。
比如,我们如今去做企业文化培训,只须要带两条锦囊去就可以了,其中一个是“得到的职工怎样理解得到的使命和愿景”。
你会发觉,锦囊化以后,最重要的不是你的使命和愿景是哪些,而是你要告诉职工:如果我要让这条锦囊对我有用,我得晓得我的存在价值是哪些。
所以,我会告诉你们:最重要的不是背出来,而是你要找到你自己的工作岗位和这两句话之间的关系,以及怎么样去找。
这个时侯,它就不是一个价值观或则是理念的宣贯,而是一套工作的方式。
一个人一旦开始想“自己的工作有哪些价值”,就离提离职不远了,因为他对他自己工作的价值形成了怀疑,所以这件事要在员工第一天进公司的时侯解决掉。
3.双层结构,便于聚焦问题
我自己非常爱写清单体的文章,清单的益处就是聚焦优化,不需要考虑起、承、转、合,甚至不需要考虑个人文笔。
因为拧得太干了,基本上不犯句型错误,就可以完成一个清单的写作,恰恰增加了做知识贡献这件事的难度。
举个反例。
我们要处理一个“经验”,最难的是哪些?
炸薯条不难,因为它是标准化的,可以写SOP,所有的动作,都是显性的知识。
但是,在公司上面最难的,是有很多默会知识,谁干都不一样,甚至同一个人干,可能每次都不一样。
比如,很多人非常希望涨(得到)学分,“涨学分”就是你的留言。你的笔记留言数多,你的学分肯定会涨,于是你们就很在乎这件事。
我们开玩笑叫“翻牌子”,其实大家不知道在得到内部,什么样的留言会被翻牌子。
这条锦囊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叫做“怎么样判定一条留言该不该被精选”。
首先,在任何一家公司,只要公司还比较正常,有成本意识,就会晓得我们做培训的时侯,肯定没有这些培训。
因为这些问题没有规模,只在特定的岗位、特定的工作场景出现。
过去,像这些默会知识是两个渠道:第一个,是师父带师父,第二个,是老司机总结经验。
个别的有心人、老司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积累好多的经验,而知识萃取就是将默会知识产品化。
我们看见得到萃取的清单和锦囊产品与原先的产品不一样,我们多了第0条。
第0条是说明“这条知识、经验是为何人,在哪些场景下服务的”。
即告诉你们这条锦囊的对象是谁,解决一个哪些问题,定义你的业务对象。
第1条,告诉你们关于这件事原先有一个错误的认识,无论你原先如何想的,那可能是错的,我要告诉你这件事实质上是哪些。
很多时侯,我们的用户会写非常长的留言,但这些留言甚少会被释放下来,为什么?
因为精选留言不是鼓励学习积极者,而是提供信息增量。
老师讲12分钟的课程,有没有朋友才能为这12分钟提供信息的增量。
这些增量来自哪里?
信息增量的留言来自四个方面:行业大神、延伸学习、个人经验、妙言金句。
这四个类型是老师课程上面没有,但是是同一目标、同一指向创造了信息增量的东西,那就是好东西。
然后对这四类方向,又做了一个解释,提供了案例,让每一个主编,哪怕是明天第一条上岗的主编,只要你放留言你就可以见到“这样的留言可以被放下来”。
所以,这次我们就给这些结构起了一个名,叫“012N大法”。
第0条,定义业务对象;
第1条,告诉你们问题的实质;
第2条,给这个问题建模,告诉你们最基本解决问题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后面就是3、4、5、6、7、8、9、10…N,单层结构就变的非常有意义。
再举个反例,怎样判别一本书该不该被剖析?
中国市场一年出20多万种书,听书团队一年只能生产300多本书,我们不剖析的书,就不是好书吗?
这是一个永恒的矛盾,怎么办?
对于一个新编辑来说,怎么去理解这件事。
我们的方式是:看第1条,一本书适不适宜剖析,不是判定一本书在知识领域重要程度,而是要判定这本书对用户的价值贡献。
对于昨天一个职场学习者来说,需要的知识要相对所处的知识领域去做判别。
4.难度可控,便于培训复用
我们做培训的时侯,一般就比较烦恼:所有的东西都该说,我究竟该说哪些,一个培训颗粒度放在多大,放多长时间?全部都是问题。
而且,还有好多东西十分微妙。
比如,我们其实可以组织一个培训,组织一个编辑培训,培训三天,一天培训十个小时,一百个小时的培训时间,也不能保证培养出一个好编辑来。
所以,你会发觉这个任务没有办法实现,怎么办?
锦囊化以后,我们就把颗粒度弄成了一个非常“适合”的培训。
再例如“怎样在课程中抒发观点”?
不做内容的人很难感受到“老师授课,讲课不就是抒发观点吗?”
老师有哪些观点你就说,观点都还挺精彩的,我们乐意听,大家可能就如此想。
但这不对,因为对于一个编辑来说,老师提供的内容十分多,比如有事实,有资讯,有热门,有洞察,有心态,有体会,有观点。
那么,观点和其他的东西是哪些关系?观点究竟重要,还是不重要?是不是事实和资讯更重要?
对于编辑来说,需要好多的经验能够掌握。
锦囊化以后,我们就可以十分明晰地告诉你们:一门课程最重要的价值不在于信息,而在于核心观点。
所以编辑特别重要的责任是要能从信息当中,帮助老师把观点提炼下来,清晰地抒发下来。
但是,表达观点是有风险的,因为观点是主观的。一个编辑如何帮助老师把这个观点才能清晰地抒发下来,让朋友才能GET到,同时又可以规避所有风险项,这也有相应的锦囊。
最后,一场培训就是培训这一条锦囊,这个技能编辑就学会了,能力就把握了,然后一条一条展开下去。
培训成本就低了,培训显得可以随时发起,也可以随时关掉。培训就真的弄成了业务部门的事,解决了过去人力资源部门面临的好多问题。
5.条目颗粒度较小,便于快速迭代
举个反例,一个软件公司的律师给我打了一个电话,然后说,你是谁谁谁。我说,是。他们说,监测到大家公司有人用盗版的软件,我们如今要对大家处罚哪些的。
把我惊呆了,不知道该如何办,手忙脚乱。
第一,内心形成了极大的恐慌;
第二,赶紧把锅甩给法务部门。
但这样的处理方法就很不好,一是消耗我的心力资源,二是背锅给法务部门哪些都没有问明白。
后来,法务部门生产了这样一条锦囊:如果你接到一个电话,说你侵权了,你如何办,有可能你侵权了,有可能你没有侵权,就根据锦囊对着干就行。
入职的时侯,完全不用培训,直到接到电话,我才打开看一眼。
随着我们能力的提升,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过去就发个文件,但是现今借助数字化的,随时可以迭代。
我只是要拿掉其中的一条,换上我最新处理的技术和技巧就可以了,这使我们迭代一个经验或则是一个知识的难度大大的减少了。
6.IT加持,便于深度拓展
首先,就是我们现今使用的是飞书,我们将整个知识体系全部接入到飞书知识库。
只要在这个系统中工作,你就可以把所有的内容搜索下来。
7.回嵌流程,便于知识找人
当你完善了这样一套数字化基本面以后,还可以向前推一步,把所有知识产品都放在流程上面,叫“知识找人”。
比如,把内容放在飞书上面,还要我有意识地搜索,我才可以把问题搜下来。
我们的用户都晓得,我们有一个蓝筹股称作“划重点”。
课程界面最前面是标题,然后是音频,接着是我们的文稿,最下边是划重点。
怎么划重点,什么样的重点是最好的,过去你有一堆培训,但是你们“记没记住,忘没忘”,你也不知道。
现在我们的方式很简单,后台当编辑使用“划重点”这个功能的时侯,只要我步入到后台配置“划重点”这件事情,马上会出现一个弹窗,会告诉我们怎么划重点;品控的要求是哪些;01234是哪些;如果你还不会,你该找谁。
所以,对于相应岗位的人来说,非常易于在业务流之中不被打断,来使用你的经验。
我们对外联系使用企业陌陌,所以我们的企业陌陌也开发了这个功能。
比如,我们新加了一个老师,微信刚加上,老师说:脱不花,你好,初次合作,多多关照。
你会发觉“合作”这两个字是一个关键的触发词,是一个触发的按键。
当老师发出“合作”这两个字的时侯,后台可以辨识这个人是老师,还是用户。
当推出“合作”两个字的时侯,我是一名编辑,对方是老师。企业陌陌都会给我推出一个侧编栏,里面有一个项目称作“知识”,会告诉我们:老师想和你合作。
对于老师的信息我们要做到10秒内回复,不能让老师等着,如果是首次接触的老师,我们的建议是你要打电话沟通。
因为你们还不熟,电话沟通可以有更多的信息,互相了解。
如果你如今有时间和老师说,老师都会非常开心。
比如,告诉老师:我能给您打个电话说吗?
如果你如今没有时间,你可以跟老师说:老师,半个小时以后,您便捷吗,我们简略通个电话好不好?
这并非复制粘贴,而是针对场景假定。
如果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我们的知识系统会支持你告诉你,以往老司机们见到这个场景以后,他们的共同经验是什么样的。
当然,这套共同经验也在不断地迭代当中,会不断地建立,也就意味着面对所有的业务场景,我们的知识萃取的成果都可以支持到、赋能到每一个人。
8.结构化预制,便于数字化变革
我们做的所有的工作,一定要列入到我们数字化变革的这个进程当中去。
我们刚上线了华为的两门课程,课程提到了,业务数字化想清楚这三个东西才可以:业务对象、业务流程、业务规则。
很多传统公司的数字化不是像上一轮一样,建立ERP系统就数字化了,你要全量、全要素地数字化。
这个时侯,你会发觉好多工作要素,比如业务对象没有被数字化,整个流程没有根据数字化的逻辑去思索过。
怎么办?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用锦囊的形式就完成这件事情,012N虽然就是把业务对象数字化,对业务流程和业务规则做最细化的拆解。
拆解以后,在我们数字化的进程当中就可以用分类、用标签、用算法的方法进行随机组合,连成一个公司的知识网路。
对我来说,我自己也参与了这个工程,而且参与得还比较深。
我自己最大的体会就是:这不是一个将我们头脑里的知识写下来的过程,真的是一个萃取的过程,是我们将我们的业务和做事方法重新思索一遍的过程。
下面请我的朋友刘莎来讲一讲我们在知识萃取遇见的六个坑洞。
三、知识萃取遇见的六个深坑
刘莎,得到APP企业服务事业部学习发展顾问
用锦囊做知识生产,大概有六个坑洞,出现在三个阶段:写作锦囊时,使用锦囊时,和持续生产时。
1.第一个深坑:只有道理,没有案例
我跟您保证,只要您开始写锦囊,99.9999%的人就会掉进去。
得到每年都有一场跨年讲演,跨年讲演的那些相片,视觉传达是十分统一的,而且也就是说在手机里看不用点开都晓得,这个是“时间的同事”跨年讲演,不是其他活动的。
而且从相片里面可以第一时间读出传达的信息是哪些?
答案就11个字:字要大、屏幕要大、头像要大。
请问你,如果你是下一届跨年讲演的负责人见到这11个字后,你晓得如何做吗?
我相信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因为这种字只是一个概念,字要大到哪些程度,屏幕大到哪些程度,你是不知道的。
今年我们品控指南7.0里的一条锦囊,叫《怎样保证「跨年讲演」的视觉识别性?》。
字要大:字号的下限,不是现场听众能认清,360°无死角,而是听众把现场相片分享到社交媒体,在信息流中不用点开也能认清这个字讲的是哪些。
这么做有两个理由:任何现场的视觉符号都通过介质来传播,会通过陌陌、微博。在陌陌里,手机是一个框,朋友圈是一个框,九宫格还有一个框。
在这些情况下,能把一行字看清楚,而不用点开,这个就叫“字要大”。
屏幕要大:大到哪些程度?在场馆的硬约束下,顶格搭建最大规格的屏幕。
我们有一年的跨年讲演在上海东方体育馆,那里能容纳1.8万个座位,但我们只开放了1.2万个观众席位,损失掉的1/3座位和收视都是为了屏幕搭建。
这个屏幕有多大呢?1219平方米,相当于3个标准篮球场这么大。
当然不是我们认为屏幕如此大正合适,而是那种场馆屏幕实在无法更大了。
为什么要如此做?
第一,塑造现场听众的体验,确保这是他这一年见过的最大的屏幕,一进场就被震住。
第二,突出演讲者不重要。以往我们的讲演都是要突出演讲者个人很重要。
但是得到的讲演会看见,罗胖在讲演,这不是罗胖一个人的讲演,而是在一个巨大的公共风波和公共议程里存在,这是跨年讲演真正有价值的地方。
头像要大:跨年讲演我们会使用两种人物头像:一种是半身像,下面到第二个钮扣,上面把人物的头像完整地露下来。
另一种是脸部特写,卡住脖颈和鼻子,目光正视前方。
为什么那么处理?
因为这两种头像的功能是不一样的。半身像是新闻人物,罗胖分享的是这个人的故事、经历。
所以,这个人物的识别度十分重要,一眼能够认下来这个人是谁。
面部特写是思想人物,罗胖引用的是这个人的观点,这样的情况下传达下来传递细腻的情绪是极其重要的。
让听众意识到,盯着你看的是一个血淋淋的人,金句像是从人物的脑袋里蹦下来。
不光告诉你概念,在概念前面加一个案例是不是晓得就如何做了?
2.第二个深坑:只是备忘,没有功略
什么是备忘,备忘就是把东西写出来,以备自己忘掉,是给自己看的错题集。
给自己写备忘,常常是自己晓得的东西,不必再啰嗦。
如果是这样,那些不言自明的知识和道理都会被忽视掉了,尤其是一些解决方案背后的缘由,往往都会遗失。
而功略,是给小白看的升级图。也就是一个菜鸟看了锦囊,马上晓得怎么做,马上成为大神,这是功略。
两者最大区别是视角问题,对象感不一样。
有一句话叫“要以外部视角,把关键环节的经验逐一写清楚”。给你们举一个事例,得到每次搞小型活动过后,都会安排一次针对性地复盘。
我们对复盘有一个要求:不是对过去做总结,而是给继任者写一封信,继任者是谁,下一个面临同样困难的人,所以我们的复盘会多三个内容:
第一,你踩过的坑,背后的诱因是不是述说清楚了,下次能不能提早防止。
第二,合作伙伴,构建了什么合作网路。
第三,这次其实没出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和潜在的风险。
我们内部有一个锦囊叫“怎样保障主讲人的同台状态”,如果你点进去看,会发觉最后一条是如此写的“最后,也是最不容易想到的一点:台侧打算全套服化道(服装、化妆、道具)备份,包括一幅墨镜,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各位晓得为何有这一条么?
有一年,我们的跨年讲演,中途休息过程中,罗胖出来,他从台上摔出来了,这给我们吓跑了,同事们呼地全扑起来,大家特别关注。
罗老师,你棉袄有没有摔坏?罗老师,你墨镜有没有摔碎啊?罗老师,你一会儿还能不能上台?大家问来问去,唯独没有人问罗胖摔的疼不疼。
然后,负责当初跨年讲演的朋友在他的锦囊里就写下了如此一条:下次要再备一套大衣和一只墨镜,就如此丧心病狂。
为什么如此写,因为要献给继任者写功略的时侯,它就是可能会发生的风险点,值得写上。这是第二个坑洞。
在组织中,只有对继任者说话的知识,才有机会被再度使用再度复活,嵌入到业务中。
否则,所谓的知识萃取就将弄成厚厚的一沓档案,就弄成电脑硬盘里永远无人搭理的文件。
3.第三个深坑:只有流程,没有经验
这个道理看起来很简单,做上去非常不容易。
大多数知识萃取,都只留下了SOP,把个人头上最重要的经验抛弃了。
举个最浅显的反例,西红柿炒鸡蛋,一般的菜谱是这样介绍的:把猕猴桃切片,和炒熟的猪肉一起翻炒,翻炒的过程加入番茄酱,一点问题都没有。
再来瞧瞧我们是如何写的。得到上有一个美食家叫傅骏,同样是讲西红柿炒鸡蛋,他的《美食鉴赏十五讲》里是这么说的:……第三步,成熟的绿色苦瓜,用沸水烫剥皮,小刀挖出红色的蒂,不要切开,整个装入刚刚那口炒过猪肉且不用洗的锅里。用铲子把猕猴桃剁到均匀大小,注意把握时间不要把猕猴桃蒸熟,稍微炒一炒,半生不熟是最好的。
第四步,在有番茄的锅里,加少量的水,加几勺西红柿酱(我习惯用亨氏的番茄辣椒酱),倒入备用的猪肉,与水芹咖哩炒均,即可起锅享用。
没完,他在教你如何做以后,又加了一条,这道菜的要决,炒鸡蛋里的南瓜味,其实来自番茄酱,而不是煮烂的猕猴桃出的气味。
尽量保留猕猴桃的原味,它本来就是可以生吃的,所以用铲子捣碎即可,宁生勿熟。
去皮的猕猴桃,在锅里用铲子压碎,不要在砧板上用刀切。目的是为了保留猕猴桃的汁水和籽实,西红柿的好味道,都在这上面。
大家看一看,流程和经验的差异就很明显了,流程是我告诉你如何做的步骤,而经验是除了我要告诉你步骤,还要告诉你背后的诱因为何要如此做?
只有清楚了,才可能举一反三。
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文化,不仅彰显在自己的理念中,更会落地到职工的日常行为中,比如有一些成语抒发在其它场合很常见,在得到都会触到雷区。
比如“小编”、“您好、大家好!”、“收到,谢谢老师,辛苦.....”为什么不能用?
为什么不能叫“小编”。因为主编在自我定位的时侯一定要及其明晰,你不是老师的追随者,你是老师的专业合作者。
所以主编不能叫自己小编,同事之间也不能相互以“小编”称呼自己,特别是不能在留言、评论、知识城邦以这样的尊称,自我矮化。
为什么不能用“收到,谢谢老师,辛苦”。因为主编和老师对接的重点,不是照料老师情绪,表示谢谢,而是主动管理老师的预期。
如果主编手头有别的工作的话,应该回复“收到,谢谢老师的稿件,我目前手头有点忙,会在明天下午给您回复”。
切记,单纯回复“收到”之后查不到你的人是三忌。
我们课程开头,统一会用的成语“你好”,这里是哪些课,为什么呢?“你好”比“您好”显得双方地位愈加平等,“你好”比“大家好”显得对象感更明晰,可以营造一对一对话交流的语境。
4.第四个深坑:只有分类,没有标签
我们在生产这轮锦囊的过程中,给每位锦囊打了标签,这是十分重要的动作。
这条锦囊是我们总编室写的,叫《如何花式使用品控指南》,现在大家看不到,在APP后台可以看见的,在这条锦囊的正文后有详尽的标签。
你能看到,包括了这条锦囊的写作者、主题、生效时间、公开范围等等。当然,不仅整篇锦囊有标签,每一条锦囊前面,也会打一到三个标签。
比如,拜访顾客时,你可以把它作为“礼物”打的标签叫【客户礼物】。
做线下活动时,你可以把它作为“证言”这条标签叫【宣传材料】。
拜访政府部门时,它可以作为“工作汇报”这条标签叫【汇报素材】。
联系媒体专访时,品控指南更是“资料”这条标签叫【公关资料】。
为什么要打标签?
第一个用处,可以便捷人找知识。
主编第一次对接老师如何办,可以通过搜索标签的形式,看到内部有什么部门对接过老师的经验,方便我快速找到知识。
第二个用处,方便知识找人。
我们主编在工作流的操作界面,发送文稿会听到截面,就触发了“添加图片”这个标签,系统就手动给朋友推送这条锦囊:想给文稿添加图片,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