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漏结构与倒金字塔结构的区别
沙漏结构与倒金字塔结构的区别从开头结构和适用风波两点来看。
一,从开头结构看区别
沙漏结构有编者按开头以概括为主,然后根据时间次序表述某个部份或文章的内容。
倒金字塔结构无编者按开头,把重量级的内容放到最前面,其次的放旁边,再次的在前面,最次的放结尾,形成一种重心居上的结构。
二,从适用风波看区别
沙漏型结构适用于新闻风波通常有戏剧性的情节,这情节可以根据时间次序表述下来。
倒金字塔结构它适用于写实效性强、事件单一的新闻。
扩展资料:
倒金字塔结构这些结构格局旁边重、后边轻,上头大、下头小,所以称之为“倒金字塔”。是一种传统的消息结构方式,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内华达大学新闻学专家威廉·梅次在提到这些结构方式形成的背景时曾说:“以前,记者是按时间次序写消息的,在报导风波时,把最新发展写在消息的最后。
但是内乱时期的记者把绝大部分稿件通过电报发回报社,当时电报是新发明,还不大可靠。它有时发生故障,或被敌方刺穿电缆线,或被部队优先占用。任何一种情况都可能把记者正在拍发的消息打断。
结果是,写在结尾的最新新闻,来不及在当日的报纸上登载下来。为了防止不可预测的事情发生,记者开始把最重要的新闻置于最前面,使报社尽可能收到最新消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倒金字塔结构
顺金字塔结构新闻消息范例
名词解释:倒金字塔结构
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它多用于事件性新闻。
倒金字塔结构起源于美国南北战争和电报的运用。在战争期间,电报业务刚开始投入使用,记者的稿件通过电报传送,但因为电报技术上的不成熟和军事临时征用的缘由,稿件有时不能完全传送,时常中断,后来,记者们想出一种新的发稿方式:把赛况的结果写在最前面,然后按事实的重要性依次写下去,最重要的写在最前面,这种应急举措形成了新的文体——倒金字塔结构。
特征:
把最重要的写在上面,然后将各个事实按其重要性程度依次写下去。
一段只写一个事实。
全部陈述事实,记者不发议论。
优点:
可以快速写作。不为结构苦思。
可以快编快删,删去最后段落,不会影响全文。
可以快速阅读,无需从头读到尾。
这样的长处符合新闻“快”的特征,因此在战后,倒金字塔结构继续保留出来,并得到推广。
缺点:
缺少文笔,没有吵架,不能彰显个性,结语不是铿锵有力而是有气无力。
求帮忙,帮忙写一份新闻稿字数300就可以别太多
9月29日,我校2015年度校内勤工俭学双选会成功举行。
本次双选会在新八栋楼下举行。双选会共提供了201个勤工俭学岗位,有300名中学生、28个相关部门参与遴选。学生捐助管理中心校长、学工处部长张建灿及捐助中心张林利老师参加并指导了双选会。
本次勤工俭学由中学生捐助管理中心组织,实施“竞聘上岗”制,遵照学有余力、自愿申请、信息公开、扶困优先、竞争上岗、遵纪守法的原则进行,并对家庭经济非常困难的中学生给以新政上的倾斜。
通过本次“竞聘上岗”,不仅可以从源头上保证勤工俭学中学生的质量、有利于勤工俭学工作的进行和勤工俭学队伍的建设,而且也有利于提升中学生的自强、自立、竞争意识,培养中学生的劳动观念,提高实践能力,提前让中学生熟悉就业应聘的流程,感受笔试气氛,为中学生就业普及知识和经验。
通过竞聘上岗的朋友纷纷表示,感谢中学为她们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一定会在勤工俭学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使自己才能得到更多的锻练。
一条简明消息:我校2015年度校内勤工俭学双选会成功召开。
(二) 根据下边的材料,运用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写一则新闻,要求标
近来,巫山县好多乡镇举行扫盲学习班,并举办电子、机械、木工等10个项目的训练班和专题讲堂,参加学习对象都是一些打工返乡青年。
近年来,巫山县钱家乡500多名青年外出抵达广州、珠海、成都、重庆等地务工,其中半文盲50%,一字不识占20%,由于文化低,在外步履艰辛。他们说:没文化、挣钱难,吃哑巴亏。
白坪村的务工青年杨勇在北京去北京时因不识车牌上错了列车,另一青年雷某在深圳一家电子厂下班,因不懂机器操作,上班没几天,就轧断了4根中指。
据不完全统计,全乡有数十名文化低的青年流落街头。
扫盲学习班,听众达3000多人,场场爆满。一些返乡学习的青年,大都学会了书信写作,有50多人把握了电视机、电动机等机械的性能和修理技术,还有40人会木工,这些人再“闯江湖”,很快就找到了“婆家”。
关于新闻的知识
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导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导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风波或新气象、新成就。
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份。前两者是主要部份,后两者是辅助部份。标题通常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主体,随编者按以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表述风波、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份,是整篇新闻的关键所在;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须要,可有可无;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份,常插在主体部份,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新闻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兼具三层结构的新闻标题事例有什么?
兼具三层结构的新闻标题事例如下:
《时事新报》 1935年9月27日的一则三层新闻标题
市面不景气之影响( 引 题)
沪地产业大见没落( 主题)
现地价较黄金时代仅值五折空屋日 多 惟大部租金未减( 以上副题)空房日 多 惟大部租金未减( 以上副题)。
主标题:沪港将互派公务员 。
引题:取长补短,提高能力。
新闻报导有主标题、引题和副标题。引题又称肩题、眉题。放在主标题之前用简明的文字引出主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