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沟通视窗理论的来历
1969年,美国心理学家Joe和Harry对人际沟通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自己晓得—自己不知”和“他人晓得—他人不知”这两个维度,依据人际传播双方对传播内容的熟悉程度,将人际沟通信息界定为四个区:开放区、盲目区、隐秘区(又称隐藏区)和未知区(也称封闭区),这个理论称为“乔哈里视窗”,也被称为“自我意识的发觉—反馈模型”,中国管理学实务中一般称之为沟通视窗。
2、沟通视窗“四区”含义
开放区是自己晓得、别人也晓得的信息。例如你的家庭情况、姓名、部分经历和爱好等。开放区具有相对性,有些事情对于某人来说是公开的信息,而对于另一些人可能会是隐秘的事情。在实际工作中的人际相处中,共同的开放区越多,沟通上去也就越便利,越不易形成误解。
盲目区是自己不知道、别人却可能晓得的盲区。例如性格上的弱点或则坏的习惯,别人对你的一些体会等。现代社会中,那些地位和权势越高的人,为什么越难听到关于自己的假话?就是由于围绕在那些人周围的常常都是一些阿谀奉承的人和话,沟通双向而闭塞。一旦当事人没有博大、开放的胸襟容纳一些勇于对自己讲真话的同事或擅于坦承的下属,他的盲目区就有可能越来越大。
隐藏区是自己晓得、别人却可能不知道的秘密。例如你的个别经历、希望、心愿、阴谋、秘密,以及好恶等。一个真挚的人也须要隐藏区,完全没有隐藏区的人是心智不成熟的。但在有效沟通中,适度地打开隐藏区,是降低沟通成功率的一条捷径。
未知区是自己和他人都不知道的信息。未知区是尚待挖掘的黑洞,也许通过个别碰巧或必然的机会,得到了他人较为深入的了解,自己对自我的认识也不断的深入,人的个别潜能都会得到较好的发挥。
3、沟通视窗理论的应用方法
l 在公开区的运用方法
他的信息他晓得,别人也晓得,这会给人什么样的觉得呢?善于相处的人、非常和善的人。这样的人容易博得我们的信任,容易和他进行合作性的沟通。要想使你的公开区变大,就要多说,多寻问,询问他人对你的意见和反馈。
这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多说、多问除了是一种沟通方法,同时也能博得他人的信任。如果想博得他人的信任,就要多说,同时要多提问,寻求互相的了解和信任,因为信任是沟通的基础,有了基础,就不难建设高楼大厦。
l
在盲目区的运用方法
如果一个人的盲点最大,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不拘小节、夸夸其谈的人。他有很多不足之处,别人看的见,他却看不见。造成盲点太大的诱因就是他说的太多,问的太少,他不去寻问他人对他的反馈。所以在沟通中,你除了要多说并且要多问,避免盲点过大的情况发生。
l 在隐藏区的运用方法
如果一个人的隐藏区最大,那么关于他的信息,别人都不知道,只有他一个人晓得。这是一个内心封闭的人或则说是个很神秘的人,我们对这样的人信任度是很低的。与这样的人沟通,合作的心态都会少一些。因为他很神秘、很封闭,往往会引起我们的防范心理。
为什么导致他的隐藏区最大?是因为他问的多,说的少,不擅长于主动告诉他人。
尤其,中国是一个“含蓄”的民族,喝酒也是中国人主动扩大隐藏区的一种途径。
l
在未知区的运用方法
未知区是个尚待挖掘的黑洞,应该不怕失败多去尝试,敢于挑战各类不确定性,从而迸发自己的潜力。冥想也是个不错的方式,周期性的给自己安排一个安静的时间,抛除外界的干扰,探索自己内心真实的看法。
总体上,要扩大自己的公开区,获取信任,多寻问他人,缩小自己的盲目区,主动告诉他人一些“私密”信息,扩大自己的隐藏区,积极探求未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