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检测到有12个好友删除了你
你要检查吗?#
“如果微信有‘删除提示’就好了
否则当热情地发送消息时
我不会被红色感叹号泼冷水”
整理旧事的时候,想起了以前认识的一个好朋友,想起了曾经和她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酝酿已久的文字存入聊天窗口,拍了几张“共同回忆”的旧事照片,想给她一个小小的惊喜。
“拍了拍”她,等着对方回复,我脸上的笑容却僵住了。回复我,只有微信系统消息。
一时间有些迷茫。回想起我们第一次分开的那段时间,我们的微信聊天界面里总是闪烁着对方的聊天窗口。约好下次见面的时候,给彼此送上最温暖最真挚的祝福。
那时,我想,虽然我们相隔了一定的距离,但准时的关心和从不迟到的问候,让我们仿佛从未分开过。这太好了。
后来,每个人都慢慢地投入到了新的生活中。问候成为群发消息,特殊关系逐渐成为“点赞熟人”。把美好的回忆留在心里也是好的。
在那之后?
是“她开启了好友验证,你还不是对方好友”。
“如果微信有个‘删除提醒’就好了,这样在你满怀期待的时候,就不会被系统提示泼冷水了。”
用“删除好友”来宣布解除关系似乎从几年前用QQ开始流行起来,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性的“仪式”。
如果您在QQ中删除好友,系统也会自动将自己从对方列表中删除。当你不小心搜到名字却找不到对方时,“期待”的酝酿结束,然后反应来了:
“哦,我好像被Ta删了。”
面对微信“你不再是对方的朋友”这个冰冷的系统提示,我突然开始怀念QQ的自动删除功能。
# "单次删除"
让告别无声无息#
19岁进入大学校园,23岁毕业,24岁读研或工作……
我们用自己的经验编写自己的“社交指南”,学会理解看似陌生但必须接受的规则,忙于社交,管理生活。
我看到很多朋友说“不要随便删”“删朋友的时候请打个招呼”,但我认为在成年人的社交规则中,在交点浅的关系中,声音的告别变成了一种中断。
不再有小时候和朋友“分手”时说“我不想和你玩”的“仪式感”。告别和离去变成了没有声音的单方面宣告,似乎不需要回应。
@斑马
删除对方,意味着关系走到了尽头,意味着彻底告别对方。
@蜜桃绵绵冰
我理解朋友们所说的“单删好友=不礼貌”,但有时候,我真的不知道如何解释删除对方的原因。“让我们删除彼此的朋友”更难说。
@四月
选择删除它的人必须有他的理由。先说两方互删,哪有那么容易。
有些话根本说不出口,或者说清楚了,反而更伤人。从这个角度来看,简单地删除朋友似乎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
有些人热衷于尝试用各种程序“删除测试订单”,有些朋友经常盯着列表中的头像和网名,发呆地仔细回忆。即使我明白大多数朋友只是我们生活的“看客”,但在思考“如何说再见”时,我还是会纠缠不清,被迫彼此说再见时总是难以释怀。
在“交流”的时间线上,只需要一个开头的“你好”,却很难说“再见”。
# 那些似乎“毫无征兆”地发生的事情
其实有迹象#
我听人说:“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说再见,是人生的必修课。”
快乐,感动,悲伤,不愿哭泣……主动,被动,沉默……去年,今天,或许,下一秒。
//
本以为毕业分道扬镳会哭,但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似乎比想象中要平静得多。天气很好,但心情就像下雨一样。我悲伤地一一拥抱朋友,心中默念:“看来,真的结束了。”
一个已经淡出生活并且不再有关系的朋友删除了他的朋友。这是我学会接受并尝试放手的第n次告别。和她一起,我和我告别,事后想念。
当我收到一个没有笔记的朋友发来的“互删”消息时,我默默回复了“OK”,但收到的却是一个红色的感叹号。删除之前我尽量记住了,但是我想不起来对方是谁。
在不断的告别、相遇和“删友”仪式的堆砌中,那些你还记得、难忘的人和事,一定是非常珍贵的。
我也是。所以我更喜欢记住那些“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数字。当意外的温暖重叠时,我似乎有前进的力量;
以前所未有的温柔。
# 很高兴见到你
真实的 #
“看来要等到分开一秒,才能体会这段记忆的可贵。我频频对着车尾灯挥手,对着站台和安检口道别,在校园里慢步踱步,用力拥抱,然后用力道别。”
如果每个故事都必须有一个结局,即使我已经看过太多“无声”的离去,我依然拒绝“不回声”的告别方式。
拥抱要深,表达爱的时候不要吝啬,分开要认真。告别的方式数不胜数,从微信聊天框中的一条短信,到逐渐松开手的大条,用泪水和咆哮表达最后的思念和爱。
每一件,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
人们来来去去,就在每天。但一个简单的告别,其实就是为这段关系盖上了“证明”的印记。当我按下“删除”键,转过头,或者放开手的那一刻,我希望这不是遗憾,而是幸福和满足。
而我只想和你说“再见”:
非常感谢您的到来。
你最后的“告别”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