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评价标准能指导讲课班主任的课堂教学设计,同时也提醒讲课班主任在上公开课时应当注意什么事项。
一、公开评价标准
二、公开课评价标准剖析
1.仪表清秀,教态自然。这项基本都能做到,属送分项,但优质课级别越高,要求也越高。
什么是教态?教态是老师的心态和体态的统称,教态是老师自身形象的彰显,教态包括五项内容:表情、眼神、手势、站立和走姿以及服装。
表情——恰当运用表情抒发老师的爱情及对中学生的意愿,如友好、期望、赞许以及友善的批评等。表情可以使中学生倍感亲切,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眼神——眼神要平等、和蔼、亲切。多与全体中学生的眼神接触,千万不要只看好学生,或考试成绩在班级前十五名的中学生,更不要不看中学生。目光不宜联通过快。
手势——手势有助说话,表达班主任的思维,手势应舒展自如,切忌机械单一。
站立、走姿——走路、站立的坐姿应庄重大方,移动应平缓,站立的坐姿和位置选择恰当,相对固定,必要时应走到中学生中间,与朋友们进行爱情交流,使中学生听清发音,但正面退回讲台,不要单脚躺卧或倚墙、靠窗。
服饰——服饰要整洁、大方;不戴不适当的饰品,如护身符、教徒首饰,不要油头粉面,不要过于化装。
2.语言流利,表达顺畅、自然、富有逻辑性,普通话标准并富于情感
普通话是规范的现代汉语,是全省的通用的语言。这项要求是针对班主任使用语言提下来的最基本的要求。语言是知识传授的载体,必须具备一定的规范性,普通话规范是指符合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标准。这项规定或规范中的“流利”、“顺畅”就是对普通话熟练程度的叙述。
如果你是语文老师,你的普通话熟练程度起码应是二级甲等。
中小学中学生的情感度极强,恰当的语言情感对中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既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也可以提高人的品质。
3.板书工整,书写速率快,板书内容的主、副区布局合理
(1)侧身写字,边写边联通,目光不时地与中学生交流。
(2)黑板分主、副区,以讲台为参照物,右边为主区,左边为副区,右边的板书内容仍然保留在课终,不能随便抹去,左边为副区,为解释主区内容,须在副区内作图,解例题可以一边用一边抹去。
4.温故到位,导入新课自然、有趣
在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参评者常用的导出新课的方式有以下八种:相关话题导出、复习提问导出、故事导出、悬念导出、直观导出、讨论导出、类比导出和社会热点问题导出。
相关话题导出。在特定的情况下,师生围绕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在交流中步入课题。比如,从中学生所熟悉的偶像开始步入课题。
复习提问导出。用问题做链条,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复习并导出新课是是参评者用得最多的一种方式,也是班主任平常教学中常用的技巧,且符合“温故而知新”的教育理论。
大家就会做但不一定都做得好,这种方式使用的关键在于如何通感。对所学内容进行通感对班主任本身的素养要求是很高的,创设的问题要有悬念,悬念度越高,学生的脑部思维量越大。学生的精力也越集中,学的疗效才越好,但也要注意问题创设的层次和链条。
故事导出。一个生动的催泪的故事可以集学生的注意力,教材中的故事好多,可以从中选出最有吸引力的来迸发中学生的兴趣。
悬念导出。教材中短剧、故事、传记等体裁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的命运和归宿是中学生最关心的,电视电影就是巧妙地运用了这一手法因而提升收视率的,这类体裁的阅读文章,完全可以按照剧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和归宿来设置悬念,增强课堂的吸引力。
直观导出。利用教材的插图、彩页或则按照课本内容自制一些图片和幻灯片,直接步入课题,当然这些课题必须紧贴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只有课题紧贴了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他们的兴趣才会被激活。
讨论导出。提出一个与课题有关的问题组织中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引出课题。
类比导出。通过挖掘课本内容的相同点,相似点以及差别导出新课。此种方式多用于理科教学。
社会热点问题导出。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用社会热点问题导出新课有利于矫治中学生中学生不正确的社会观点和认识社会问题的方式,让她们思辨中找到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观点。
5.重点、难点讲练突出、适当,并符合知识建构理论
何为重点和难点?这里用知识产生的建构理论来说明这个问题。知识的产生必须经过三个阶段,或者称作三个区域:A:知识的已知区;B:知识的近来发展区;C:知识的未知区,知识的已知和未知你们都很清楚,那知识的近来发展区是指的哪些呢?最近发展区就是指某一学科的某一章节的知识还处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还没有在脑部记忆中稳定出来,有些定律或公式的应用还是模糊的,不确定的,甚至是错误的。如果你不懂得这个知识产生的分布图,你就找不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这里所说的重点和难点就是知识的近来发展区和知识的未知区,如果我们在知识产生的三个阶段平均使劲,没有重点和非重点,那我们的授课率最多是总有效率的33%。如果明白了知识产生的分布图,我们讲课时将我们的主要精力和时间都置于知识的近来发展区和未知区,那我们的讲课效率起码是总有效率的66%,要想提升讲课效率我们必须认真思索怎么划分知识的近来发展区和知识的未知区?
下列方式可以帮助你有效地划分知识的近来发展区和知识的未知区。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中学生的熟练程度,通过提问时的表情也能了解中学生对某项知识的了解程度,对中学生我们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作业批阅:批改作业要记录中学生的正误率,一般来讲,错误率超过了30%知识,必须重新讲授,在批阅中获得的信息通常比较确切。
面批面改:面批面改的中学生的面通常比较窄,要达到全部面批面改现实中是做不到的,我们对什么中学生要面批面改呢?一是常常粗心大意的;二是做作业不规范的;三是有剽窃历史的;四是课堂情绪不高的;四是成绩大幅下滑的五是因不明缘由而学习不好的。
课下攀谈:利用闲暇时间对个别不放心的中学生进行“直访”,面对面攀谈,从他最感兴趣的领域谈起最后引入到主题来,这种说话比较轻松,了解的问题也比较真实,也能帮助你划分讲课重点和难点。
对大小测量的成绩进行分类排队,对试题的正误率进行详尽统计,详细的正误率能清楚地说明知识的近来发展区和知识的未知区。
这五种方式能有效地帮助你划分B区和C区。
6.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的当代教育新理念
传统的课堂评价标准主要关注“双基”,老师的教学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但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教学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中学生发展转变,我们要从单纯的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向关注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转换。
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上属于一种知识灌输性的教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拖堂。关注的是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注重的是教学结果。而新课程非常重视教学的过程和技巧,学生的知识不是老师“给予”的,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一步步地让中学生自己去发觉,自己去体会,去主动地获取知识。
教的最终目的和境界是为了“不教”,所以我们必须转变一个观念,过去评讲我们是“以教评教”,主要看老师教得怎么样,素质怎样?
现在我们说课必须“以学评教”,主要看老师如何指导中学生学。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时的“愤”是百思不得其解,不到中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时侯你不要启发他,“悱”是烦躁,想谈谈不下来,不到中学生想说而说不下来的时侯不要去引导他,你举了一个角而中学生推不出其他三个角来,你就不要重复了。
因而,我们不难看出,灌输性教学法降低了中学生的思维量,缩短了思维曲线,断送了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灌、练、问”发展始终是以教为中心,都背离了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现代教育理论的原则。长期下去,学习习惯了被动学习,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说课时:
一要看班主任对中学生“如何学”的设计。要让中学生参与教学,让中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辨一辨,让中学生去观察、去感受,去把握规律;这是认知和把握知识的过程,是发觉、发展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过程。
二要看班主任的引导和启发。引而不发,自寻答案,悬念在悬着的时侯中学生才有欲望,点悟要讲求火候,补充要充分,修正要及时,引申要恰当。
三要看班主任的学法指导。教师对中学生的学法指导应是整体的,学生的学习认识活动并不是孤立的智力活动,它总伴随着中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非智力活动同步进行。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有两个系统,动力系统和操作系统。动力系统对中学生起着定向、强化、促进和保证作用,解决“想学”和爱学的问题,操作系统是中学生学习的方法、策略、手段和途径,解决“会学”和“学会”的问题,二者是车之三轮,缺一不可。
7.课堂氛围活跃,互动充分,“收、放”恰当并具有有效性和可控性
双边活动中常见的几种模式:
(1)问答型模式:分层次设计问题,A级,B级和C级,问题深度和难度要分上、中、下三个层次,提出的问题要有较高的思索价值,能充分调动中学生的积极性,能激活课堂氛围。
(2)齐答型模式:老师不断提出问题,全班中学生踊跃齐答,一呼百应。齐答与某些回答要交替使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防止一部分较好的中学生取代了大多数中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教师能够获得真实信息的反馈。
(3)表演型模式:让中学生到讲台前演习,充分锻练中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相处能力,让中学生到黑板演算试卷,并讲出思维过程。
8.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使用得当
在一些发达地区多媒体的使用已相当普遍,在使用时必须遵守“辅助教学手段”这个原则,不能将一节课全部制成一个40-45分钟的光碟,按次序开启就完成了教学任务,淡化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取消了中学生的思维过程,消弱了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或者可以不使用多媒体,如果一定要使用,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多媒体中的内容必须是知识近来发展区和知识未知区的内容,一般不支持用多媒体导出新课和进行备考。不使用多媒体也不会影响你的讲课档次。
9.课堂评价新视野的“六种状态”良好
(1)注意状态:看中学生的眼神是否跟随发言者(教师中学生)的一举一动;看中学生的回答是否针对所问;看中学生的聆听是否全神贯注。
(2)参与状态:是否全员全程参与学习;是否积极投入思索或踊跃发言;是否兴致勃勃地阅读、讨论;是否自学进行练习(听、说、读、写);有没有一些中学生参与教(指点帮助他人或标新立异)。
(3)交往状态:看中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友好的合作;看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交流时是否言语得体;看整个课堂教学氛围是否民主、和谐、活跃。
(4)思维状态:看中学生的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善于以自己语言说明;是否勇于指责、提出有价值问题,并展示争辩;看中学生的回答或看法是否有自己的思索或创意。
(5)情绪状态:通过捕捉中学生细微表情变化去剖析评价;在中学生某些回答问题时,观察其他中学生的反应;看中学生能够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绪。
(6)生成状态:是否全面投入学习;是否有满足、成功、喜悦等体验,对后续学习确有信心;学生能够总结随堂学习所得,或提出新的问题。
10.时间分布合理
重点、难点所占存的时间应当不多于总时间的1/2。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具有很强的基础教育导向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一个中学的教学目标和班主任人生价值的追求,不可不注重上去。